节气养生:小暑艾灸健脾去寒湿?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脾应于季夏,尤其在小暑时节,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在此期间人们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健脾化湿,那么就来看老黄历为你进一步介绍。

人体的太白穴是脾经原穴,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上午9—11点)艾灸,效果更好。
脾与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令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另外,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同时也是瘦身大穴,有减肥计划者可以按摩、艾灸这几个穴位,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促进下肢气血回流,效果更佳。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
此外,若有时间,在小暑时节艾灸关元、中脘、气海、命门四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2023-02-0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9:0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尤其是平时就是虚寒湿的虚弱体质,气血两亏容易疲累者,容易感冒,手脚怕冷者,鼻敏感,鼻炎,哮喘等患者。2、艾灸还是以强壮脾肾这两个先天根本的要穴为主,可以坚持艾灸无病长寿8要穴,其中强壮肾的穴位可适当多灸,如关元,气海,涌泉,神阙,还可以加灸命门,八髎,肾俞,筑宾,太溪,三阴交等穴...

  • 小暑时节正是进入三伏天的开始,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进行艾灸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于卫阳固护于外,从而防止外邪的入侵,...

  • 艾灸肝俞、肾俞健脾祛湿。夏至(公历6月21-22日)日吃补 夏至也是阳气最旺山祥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艾绒汗蒸可以调理脾胃,清暑利湿。小暑(公历7月6-8日)避暑湿 小暑谨防暑湿至水肿。艾灸丰隆、承山、会阴可以健脾祛湿。大暑(公历7月22-24日)防中暑 大暑,冬病夏...

  • 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处: 解暑,祛湿,祛寒,降火。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

  • 自我艾灸保健法: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24节气经络养生经 立春、雨水经络养生——手少阳三焦经 惊蛰、春分经络养生——手阳明大肠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