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经络养生知识

  24节气经络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放映的是一年中阴阳消长、气候变化的状况。根据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人体养生要去适应这个阴阳消长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气运与人体经络存在着对应关系。在二十四节气经络养生法中,两个相邻的节气对应人体的一条经络,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人体的十二 条经络。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自我艾灸保健法: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24节气经络养生经   立春、雨水经络养生——手少阳三焦经
  惊蛰、春分经络养生——手阳明大肠经
  清明、谷雨经络养生——手太阳小肠经
  立夏、小满经络养生——手厥阴心包经
  芒种、夏至经络养生——手少阴心经
  小暑、大暑经络养生——手太阴肺经
  立秋、处暑经络养生——足少阳胆经
  白露、秋分经络养生——足阳明胃经
  寒露、霜降经络养生——足太阳膀胱经
  立冬、小雪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
  大雪、冬至经络养生——足少阴肾经
2022-06-23
mcxzy 阅读 6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3:32: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春季空薯篇:立春是养生的起始,注重养阳护肝,巩固肾阳以暖身体。推荐食物有补气升阳、省酸增甘的特性,立春时节适宜的食养建议。起居上,调整为晚睡早起,控制 。精神养生,避免怒气,调养身心。2. 春季经络养生:补肾壮阳、养肝护肝,关注身体经络的健康。3. 春季运动养生:春者季锻炼需注意五...

  • 春分: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每年3月20日或21日)谨防风邪和寒邪,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风池、命门、关元、脾俞 清明:重在养肝,乍暖还寒注意保暖(每年4月4日或5日)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合谷、风池、阴陵泉、大椎 谷雨:重养肝祛湿气,...

  • 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 立秋 前,包括立夏、 小满 、忙种、 夏至 、 小暑 、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

  • 24节气如何养生1 大寒立春,万物不容,惟木独显。天气冷滞,不得化张。雨水惊蛰,根基不 固,水运难行。厥阴无情,营血不布。春分清明,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 风郁内生。谷雨立夏,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小满芒种 ,郁从心生。丹田积病。勿劳心神,津布气行。...

  • 二十四节气养生· 惊蛰 篇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 养生方法 。 一、阴虚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