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有什么对称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养生
  经络穴位调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法
  春季篇
  立春: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每年2月4日或5日)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肝俞、大椎、中脘
  雨水:护脾疏肝,防湿邪(每年2月18日或19日)
  谨防寒湿之邪,以调理脾经、胃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阴陵泉
  惊蛰: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每年3月5日或6日)
  谨防季节性的传染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行间、肾俞、涌泉、足三里
  春分: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每年3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寒邪,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风池、命门、关元、脾俞
  清明:重在养肝,乍暖还寒注意保暖(每年4月4日或5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合谷、风池、阴陵泉、大椎
  谷雨:重养肝祛湿气,忌焦虑防过敏(每年4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2016-04-07
内容简介
不吃药,不打针,节气养生祛病。每天推拿10分钟,健康一辈子。◎权威的专家团队编著
  ◎告诉您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祛病的方法
  ◎约200张精美的经络穴位定位图
  ◎附赠“经络穴位图”专家编著,精准的经络图和穴位定位图,让您一看就会。

作者简介
常小荣,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审专家。她主持和参研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年来发表有关针灸学术论文共80余篇2016-04-07
?2016-04-0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12: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肝俞、大椎、中脘 雨水:护脾疏肝,防湿邪(每年2月18日或19日)谨防寒湿之邪,以调理脾经、胃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阴陵泉 惊蛰: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每年3月5日或6日)谨防季节性的传染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行间、肾俞...

  • 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足三里:位于小...

  •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这样的话:任脉有 :24个穴;督脉有 :28个穴。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六条经脉: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

  •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搜索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

  • 芒种节气,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夏季的开始和农业生产的繁忙期。在这个特殊的时令节点,灸疗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备受人们青睐,尤其在芒种节气期间,其益处显著。灸疗通过调理人体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以适应夏季阳气升发的特点。芒种灸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能有效提升血液循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