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不是什么内脏,而是一个穴位,叫膻中穴,位置在 连线的中心点。在中医上,膻中穴属于任脉,通过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胸痛、哮喘、咳嗽、心悸等症状。
2020-12-03
2020-12-03
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但直接或间接与体外相通的器官总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按其形态结构,分为管腔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与外界相通;实质性器官主要是腺体,以导管开口于管腔性器官的壁。2020-12-03
在中医的穴位体系中,有一个特殊的穴位被称作膻中穴,用其英文名表示为Dàn zhōng(RN17)。这个穴位与人体的内脏功能紧密相关,它对应于心包,即心包络。在古代医书《灵枢·胀论》中,它被描绘为“心主之宫城”,意味着它是心脏功能的核心区域。有趣的是,日本学者森立之在《素问考注》中对膻中穴...
膻中有两层含义:一指的就是膻中穴,它在任脉上,是心包的募穴,同时也是气会之穴;二指的是处在心肺隔膜之间的空腔部分。从理论上第二层含义似乎更符合气会之穴的说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理解为内藏和外围就可以了。 《太素·营卫气行》说“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十一藏和十二藏是五脏六腑和人体内十二个内脏。十一藏指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十二藏,亦称“十二脏”。统指人体内十二个内脏。《素问·灵兰秘典论》将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列为“十二藏”。
"《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脏)尚无包络之名,而云"膻中"。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
心是主宰全身的器官,是君搏拿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活动。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膻中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达出来。脾和胃主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