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知识针灸知识:任脉概念

  (一)经脉循行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胞宫,会阴,口唇、眼、咽喉
  (三)主治概要
  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四)本经腧穴: 24个 起穴:会阴 止穴:承浆
  歌诀:十四任脉走腹胸,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1.中极(RN 3) 膀胱募穴,足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功能】益肾气,助气化,调经血。
  【主治】
  ①泌尿系病证: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②生殖系病证:遗精、阳痿、不育等;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等。
  【操作】直刺1~1.5寸,针前必须排尿;治尿潴留要对耻骨联合内侧缘斜刺,孕妇禁针,可灸。
  2.关元(RN 4) 别名:丹田 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功能】温肾壮阳,培补元气,调节肠腑。
  【主治】
  ①“强壮保健要穴”、“壮阳要穴”:
  主治元气虚损诸证: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证;
  ②泌尿生殖系统病证:尤长期的、慢性的、阳虚等所致者-遗尿、尿频;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③肠腑病证:腹痛、腹泻、痢疾、便血等;
  ④减肥:腹部肥胖三大穴:天枢2、关元1。
  【操作】直刺1~1.5寸,针前排尿,孕妇禁针。
  减肥时不需深刺,针至脂肪层即可。
  关元是脏腑虚惫、诸虚百损常用穴,虚则补之,故临床多用灸法。
  3.气海(RN 6)“气病要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功能】 培补元气。
  【主治】
  ①“补气要穴”、“气病要穴”—— 一切气证:
  气虚、气滞皆可,更偏于补气。
  ② “强壮保健要穴”:可培补元气常灸气海、关元补先天;灸三里补后天
  ③泌尿生殖系统病证:小便不利、遗尿;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崩漏、带下、阴挺、胞衣不下等。
  【操作】直刺1~1.5寸, 孕妇禁针。多灸。
  4.神阙(RN 8)回阳救逆要穴
  【定位】脐窝中央。
  【功能】温阳救逆,回阳固脱,调理肠胃。
  【主治】
  ① 回阳救逆:虚脱、中风脱证、四肢厥冷等元阳暴脱证;重灸,至肢温脉复为止。
  ② 强壮保健穴:
  ③肠腑病证:腹痛(绕脐腹痛),腹胀,腹泻等;
  ④泌尿生殖病证:水肿,小便不利; 不孕等;
  ⑤痤疮、黄褐斑,荨麻疹等。
  【操作】只灸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隔姜灸。
  5.中脘(RN 12)胃募,腑会, 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健脾和胃要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健脾和胃,化痰安神。
  【主治】
  ①脾胃病证:胃痛、腹胀、纳呆、呕吐等;胃病基本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②神志病:阳明腑实之 神昏谵语、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者痰蒙心窍之癫狂,脏燥,失眠,头痛等证。
  【操作】直刺1~1.5寸。过饱者慎针。可灸。
  6.膻中(RN 17)心包募穴,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功能】 宽胸理气,宁心通乳。
  【主治】
  ①“气会膻中”—— 一切气病:气虚、气滞、气逆皆可: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
  ②心包(心)的`病证:胸痛、心悸等;
  心包(心)常用方——膻中、内关、三里
  ③乳房病证: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7.天突(RN 22)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功能】止咳平喘,化痰利咽。
  【主治】
  ①止咳平喘——咳嗽、气喘(尤急性突然的
  气喘)、哮喘、呃逆、胸中气逆等;
  ②化痰利咽——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
  核气、急慢性咽炎、假球麻痹等。
  【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转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1-1.5寸,一般不留针。不可左右斜刺,也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禁用过细毫针,一般选26-28号针。
  附:璇玑(RN 21)
  【定位】天突下1寸。
  【主治】止咳平喘——咳嗽、气喘等胸肺疾患;
  8.廉泉(RN23)阴维、任脉之交会穴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功能】利咽喉,通舌络。
  【主治】
  ① 舌咽病证:中风失语、暴喑、吞咽
  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
  生疮、喉痹等咽喉;
  ② 消渴、口干、口渴欲饮等症。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或向咽后壁方向深刺2-3寸,不留针。
  9.承浆(RN 24)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鬼市”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①神志病:癫狂等,十三鬼穴之一;②口部病证: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
  【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刺灸法注意事项:
  1.针刺胸腹部穴,应避免误伤内脏,下腹部穴针刺前应排空小便,孕妇禁针;
  2.胸前各穴,一般由上向下平刺,一般不用电针,防止电流通过心脏造成心脏停搏;
  3.天突应先直刺0.2寸,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后缘刺入,不宜过深,也不宜向两侧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
  4.神阙多用灸法,一般禁针。
2022-07-0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10-05 23:27: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奇经八脉之一,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 B

  • 奇经八脉之一。循行路线是起于胞中(小腹部位),下出会阴,经 ,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眼眶下。经过的主要穴位有曲骨、中极、脐中、鸠尾、膻中等。它之所以叫任脉,有“担任、受任”之意,叉与“妊”意义相通,说明它不仅能总任一身...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