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当我们去中医那看病时,中医会给我们开出很多中药材,这些药材往往包含了很多品种,需要煎煮后服用。但很多人不懂煎药操作规程,导致服药后无效或副作用大,甚至抱怨医生水平不高,使医患矛盾加剧。现在煎煮中药可以在医院代煎,也可以回家自己煎药。医院聘用煎药人员大部分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上岗,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操作。药效发挥充分,疗效也比较明显。患者自己煎煮那就很难评价了,有一部分是按医嘱操作,还有的根本不听医生嘱咐,有问题质问医生。

   

  古法煎药是比较传统的煎药方法,需要的可以看看,也许能帮助大家,起到即不浪费药材又有好的治病效果的作用。

    1、正确选择煎中药的锅:

    煎药的锅以砂锅为佳,煎药时间比较久,用砂锅只需一点点的火便行了,比较省煤气,也容易保温,砂锅不会与药发生化学反应;煎药也可以用玻璃、不锈钢、搪瓷锅,但是这些锅的保温性能欠佳;煎药一定不能选择铁锅、铝锅、铜质锅,因为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不利于健康。

    2、加水要适当:

    煎中药要加水,加水量以5-10倍为佳,吸水量多的中药加水多点,少的少加点,水太多,煎的时间长,太少容易干,在煎药时,第一次加水以水面高出中药3-5公分为佳,可用刀铲将药压下去估算;第二次以高出3公分为宜。

    3、充分浸泡:

    有的人觉得中药有些灰尘,在煎药前将中药洗一下,这会影响药效的,所以不宜清洗;在加了水后,要浸泡中药30分钟-1小时左右,浮在上面的中药也要压下去,让其充分吸水。

    4、煎药时长:

    煎中药因为是用的砂锅,砂锅使用不当容易开裂,所以要注意火候。开始可用中火逐渐烧开,然后再调至文火,煎20-50分钟左右,使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最后盛出一小碗,一口喝下。水太多,病人要大量服用比较困难,毕竟中药是苦的,很难喝下去。

    5、根据中药的药性煎制:

    有些特殊的贝壳类中药,比如黑附子需要根据量先煮30-12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珍珠母、生龙骨比较难煎,要提前单独煎。一些中药如大黄、霍香,煎时不宜太长,可后放;还有一些中药,碎末太细,要放于中药包中煎,这些在配中药时药剂师会单包出了并且会详细吩咐煎煮方法。

    6、煎药的次数:

    同批中药一般可煎2-3次,比如早晨煎一次,喝掉;晚上再煎一次,再喝掉;也可以一简二煎混合服用,这样药效能充分溶解,达到药物的利用最大化。在煎药时,可查看药汤颜色的浓度,如果越来越淡,说明已充分溶解了。

   

如有药引子可按照医嘱使用。绝不能擅自增减或取消。2022-07-22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38: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的正确煎药方法来啦,快来看看吧!先浸泡:在煎煮中药之前,记得要先让药材在水里泡个澡,大约1小时哦,这样可以帮助药材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再煎煮:接下来,就该让药材在锅里煮煮啦。煮的时间可是有点讲究的,一般药材煮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不过,要是遇到像花叶这样的解表类、清热类药材...

  • 1. 先煎:对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和贝壳类药物,如磁石和牡蛎,以及需要长时间煎煮以去除毒性的药物,如附子和川乌,应先进行煎煮。此外,如需特殊处理,如欲减缓大黄的泻下作用,也应先煎。2. 后下:某些成分如薄荷和白豆蔻,在长时间煎煮后易挥发或破坏,因此应在其他药物快煎好时再加入,...

  • 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至关重要,它能确保药效的最大化。首先,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十分关键,应选用陶罐、搪瓷或砂锅,这些材质能够有效保护药效,避免使用铜、铁、铝等金属容器,因为后者会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在煎药前,不要淘洗药材,只需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充分吸水膨胀,...

  • 一般中药材煎30分钟左右时间比较合适,根据药材的质地不同,最佳的煎煮时间也有所不同,15-60分钟不等,像解表类、清热类的中药,以花叶为主的药材15分钟就可以,而滋补类、根茎类、矿物质的中药,可以煎煮40-60分钟。一般来讲,内服中药煎两遍,第一遍煎完以后再加水煎第二遍。煎好的中药如果药味...

  • 在中药煎煮过程中,对于需要先煎的药材,正确的做法是将其先放入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进行煎煮,直至达到规定的时间。一般而言,先煎的药材需要煎煮约20至3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释放其有效成分。在药材充分煎煮后,再将其他药材加入同一容器中,继续煎煮直至整个煎药过程完成。先煎的药材通常包括矿物类、贝壳...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