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健脾药,带你了解常见健脾中成药的不同之处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相互为表里,脾胃脏,胃为腑。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相互分工合作,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维持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脾胃好的人,胃能吸收进很多营养,脾又很善于把这些营养合理地分配到全身各处。脾胃不好的人,会因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失眠、腹痛、体倦乏力,腹泻、胃下垂等症状 也随之而来。
治疗原则为 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等。方药有人参、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等,方剂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一起来看看脾虚的你,哪款更适合?
1、 人参健脾丸,侧重健脾和胃
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
功效: 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山药、陈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气健脾,调理中焦气机。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当归活血养血。共奏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
2、 人参归脾丸,侧重益气补血
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去心甘草炙)、龙眼肉、酸枣仁(炒)。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脾虚所致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
人参归脾丸对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两种情况效用很好。
心脾两虚是指心脾气血不足,心动失常,心神不宁,脾失健运的病理变化。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的病理变化。
气血生成不足,头部得不到足够气血的濡养就会失眠健忘等。故本方效用虽多,但更侧重于心悸失眠。以重用人参、当归养血益气,从而改善失眠。
3、 参苓白术丸 侧重健脾祛湿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 健脾、祛湿。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参苓健脾丸是补脾药中最平和的,这个药可以健脾也可以利水,相当于因脾虚水肿的人的“瘦身剂”。因为药性平和,可以长期吃。
4、 补中益气丸 侧重升阳补气
组成: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 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子宫脱垂等症。
尤其对身体消瘦、面色发黄,总觉得有气无力,下午症状更明显的人,适合把它当保健药吃,每天吃一次,可以坚持吃到虚弱症状改善。
2022-05-2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8:42: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香砂和胃丸是你的首选,其独特的配方能够强力健脾,开胃醒脾,同时舒缓气郁,让你的胃部活力满满,食欲大增。如果你常常感到胃部寒冷不适,暖胃和胃的呵护正对症下药。它的暖胃温中功效,针对胃寒、饮食过冷、虚寒胃痛等问题,提供贴心的保护。对于偶尔的胃痛,牛黄卫青丸或许能起到缓解作用,它能泻...

  • 1. 健脾养胃药物概述 对于需要健脾养胃的人来说,选择适当的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常用的健脾养胃药物包括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这些药物具有温和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2.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木香、砂仁...

  • 综上所述,选择健脾药时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体质来决定,可以考虑神曲(建曲)、健脾散或白术等药物,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脾药。

  • 我们知道了脾虚都有什么症状,那怎么健脾呢,找中医师开方当然最好,但是太麻烦,用中成药健脾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据症状选择用药 常用的健脾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等。如果只是脾虚消化不好,饭后胃胀一个来小时就好了,并无其他症状,...

  • 中药推荐:1. 人参健脾丸:此药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2.香砂养胃丸:此药主要用于和胃止痛,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关于药物的选择与注意事项:1. 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