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下法】有哪些代表方剂及其适应症?

热结阳明:调胃承气汤 大小承气汤(三个是伤寒论的方)
肠腑热结,阴液大亏:增液承气汤
肠腑热结,气阴两虚:新加黄龙汤
肠腑热结,小肠热盛:导赤承气汤
热入心包,肠腑热结:牛黄承气汤
痰热阻肺,肠腑热结:宣白承气汤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2012-12-07
通腑泄热:调味承气汤;主治热结阳明
导致通便:枳实导滞汤;主治湿热积滞
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主治肠腹热结
通淤破结:桃仁承气汤;主治热郁下焦2012-12-0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5: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导赤承气汤:针对小肠热盛,表现为心火亢盛、小便赤痛等症状时,本方剂疗效显著。5. 牛黄承气汤:当热入心包,伴有肠腑热结,出现神昏舌短等症状时,牛黄承气汤为首选方剂。6. 宣白承气汤:适用于痰热阻肺,同时伴有肠腑热结的情况,能够清热化痰,润肺通便。《温病条辨·中塌圆焦篇》第1...

  • 热结阳明:调胃承气汤 大小承气汤(三个是伤寒论的方)肠腑热结,阴液大亏:增液承气汤 肠腑热结,气阴两虚:新加黄龙汤 肠腑热结,小肠热盛:导赤承气汤 热入心包,肠腑热结:牛黄承气汤 痰热阻肺,肠腑热结:宣白承气汤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

  • 《广瘟疫论》提出时疫下法的代表方包括大黄汤、增损双解散、三黄二香散等。1、大黄汤:方剂组成以大黄为主,辅以芒硝、枳实、厚朴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通腑泻浊的功效。在瘟疫发病初期,吴有性主张及早使用大黄汤通腑泻热,以排除疫毒,通畅气机,从而阻断病情的发展。2、增损双解散:以白僵蚕、蝉...

  • 温病治疗手段丰富多样,分为解表、清热、和解、通下、驱湿、开窍和熄风以及滋阴八类。解表法包括桑菊饮、银翘散、葱豉桔梗汤等,如桑杏汤能疏风清热。清热法以白虎汤为基础,如栀子豉汤有多种变通版本,如栀豉贝络汤,用于清热凉血。桑杏清肺汤、清络饮则是清肺清络的良方。和解法如蒿芩清胆汤,...

  • 广瘟疫论记载时疫下法的代表方:结邪在胸上:贝母下之,贝母本非下药,用至两许即解。结邪在胸及心下:小陷胸下之。结邪在胸胁连心下:大柴胡汤下之。结邪在脐上:小承气汤下之。结邪在当脐及脐下:调胃承气汤下之。痞满燥实,三焦俱结:大承气汤下之。广瘟疫论,又名《瘟疫明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