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楝叶的功效与作用

楝叶 (《纲目》)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植物形态详"川楝子"及"苦楝皮"条。 【采集】夏、秋采,晒干。 【药理作用】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而对人、畜无毒,其有效成分为类胡萝卜烃。 【性味】《广东中药》Ⅱ:"苦,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止痛,杀虫。治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①《纲目》:"疝入囊痛,临发时煎酒饮。" ②《广东中药》Ⅱ:"苦楝树叶,研末外敷。治跌打肿痛,止刀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疝气,杀蛔虫:苦楝树叶与果实,煎汁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苦楝树叶和巫婆子叶晒干,各三钱。清水煎服,不拘时。孕妇忌用。(《岭南草药志》) ③治皮肤瘙痒或湿疹(包括头皮瘙痒):鲜苦楝叶心(枝尖鲜嫩叶)一握,清水煎汤洗患处。(《泉州本草》) ④治肿毒:苦楝树叶,乌桕树蕊,二味酌量,捣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⑤治蜈蚣、蜂伤:楝树枝叶汁涂。(《简便单方》) 【临床应用】治疗化脓性皮肤病 取苦楝树叶洗净切碎,每1市斤加水3000毫升,煎沸40~60分钟,冷却过滤,装入消毒玻瓶中备用。每1000毫升溶液内加入10%石炭酸溶液5毫升防腐。用法:先用苦楝叶溶液洗涤创口表面脓痂,然后用消毒纱布浸透药液作创面湿敷,每3~5小时在纱布上加滴该药液以保持湿润。如创面广泛或患部不易湿敷时,可每日用该药液洗涤创面3次。一般用药后第1日即见创面干燥,红晕消退,瘙痒显著减轻;续治2~4天后即结痂落屑。共治疗脓疱疮、湿疹样皮炎、慢性湿疹等疾患34例,痊愈25例。
提醒您:楝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14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56: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楝叶在临床应用中,对于化脓性皮肤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首先,需要准备苦楝树叶,洗净后切碎,与3000毫升水一同放入锅中,加热煮沸约40到60分钟。煮沸后,让溶液冷却,然后过滤,将滤液装入已经消毒的玻璃瓶中,以备后续使用。在每1000毫升的溶液中,加入5毫升的10%石炭酸溶液,以起到防腐的作用。使用时...

  • 苦楝树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天然药材。它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清肝明目等多种医疗作用。其中,苦楝酮和苦楝酸能够有效地抑制各种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很好的抗感染和抗炎效果。此外,苦楝树叶对于胃病、肝炎、白癜风、湿疹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第三段:苦楝树叶的保健作用 除了医疗...

  • 最后,对于蜈蚣和蜂伤,楝树枝叶汁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消炎作用,可以用于局部涂抹,具体方法可见于《简便单方》。

  • 1、除湿疹:苦楝树味苦,具有清泄燥湿的功效,主治湿症、热症、火症。皮肤湿疹属于湿症,因而苦楝树对湿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驱虫:苦楝树心寒而且有毒,具有杀虫的作用,对钩虫、蛲虫、蛔虫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3、消肿散瘀:苦楝树含有葡萄糖和多种微量成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苦楝树性寒味...

  • 而且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是无毒的。其作用背后的活性成分被发现是一种类胡萝卜烃,这表明其具有独特的防治害虫机制。在传统中药学中,苦楝叶的性味被描述为苦、寒,带有轻微毒性。据《广东中药》Ⅱ记载,其主要作用于肝、肺、大肠三经,这表明它在中医理论中可能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肺和通便的药效。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