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黄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黄麻叶 (《纲目拾遗》) 【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 【植物形态】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苏(《医方集听》)。 一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无毛。叶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基部圆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整齐粗锯齿,最下部2齿伸长为尾状裂片;叶柄长1~3.5厘米;托叶线形,长约5~8毫米。花小,数朵生于叶脓内,花梗很短;萼片5,淡紫色;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子房5室。蒴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顶端不具喙,有纵棱、皱纹及小疣状突起,成熟时5瓣裂。花期夏季。果期10~11月。 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栽培。 本植物的根(黄麻根)、种子(黄麻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季采。 【化学成分】叶含黄麻甙、矢车菊素单糖甙、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具有苦味的黄麻酮、黄麻属醇、黄麻醇甙,黄麻醇甙是黄麻醇甙元的葡萄糖甙。此外,还含有0.4%KCl和少量的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 皮含矮牵牛素单糖甙和矢车菊素单糖甙。 【性味】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 ②《陆川本草》:"味淡微苦,性平。" 【功用主治】理气止血,排脓生肌。治腹痛,痢疾,血崩,疮痈。 ①《纲目拾遗》:"治气症,心疼,肚痛,痢疾,痞结。"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子宫内出血。" ③《陆川本草》:"排脓,生肌。治疮痈,脓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血崩:黄麻叶连根捣烂,酒煎露一宿,次早服之。(《年希尧集验良方》) ②治腹痛,痢疾:鲜黄麻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提醒您:黄麻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5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1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黄麻叶的功效与作用:理气止血,排脓生肌。治腹痛,痢疾,血崩,疮痈。2、黄麻叶,中药材名。本品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以向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壤上栽培为好。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栽培。

  • 2、而且该元素还能够帮助调节体内一些活性酶的活性,而且钙元素还参与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的活动以及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能够调节我们体内激素的分泌,而且钙元素还能够帮助调节心率,从而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对于控制炎症以及水肿来说都具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3、吃黄麻叶还能够帮助我们维持体内的酸碱度的平衡...

  • 黄麻叶,《纲目拾遗》中提及,其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子。【植物形态】黄麻,别称络麻、牛泥茨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在1至2米之间,全株无毛。其叶呈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至12厘米,宽2至5厘米,基部圆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最下部的2齿延伸成尾状裂片;叶柄长1至3.5厘米...

  • 生肌。治疮痈,脓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血崩:黄麻叶连根捣烂,酒煎露一宿,次早服之。(《年希尧集验良方》) ②治腹痛,痢疾:鲜黄麻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提醒您:黄麻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麻叶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便秘:麻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及痔疮。促进乳汁分泌: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预防高血压:麻叶富含钾元素,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预防贫血:每天摄取300g麻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质及维生素A、C、E,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