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真好,可是你容易做错!


捏脊,在民间叫“擀皮”,也叫“捏背”、“提背”,它对孩子保健防病的效果很明显。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是指通过 捏、提、拿脊背部皮肤达到治病保健目的 一种外治方法。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提到:“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就是捏脊疗法最早的记载。

四种捏脊方法:
1、上捏脊:(从下往上捏)是补阳法,主要作用为升提阳气、温肾健脾,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用于治病或日常保健均可。
2、下捏脊:(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3、推脊法:(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4、工字搓背: 工字搓背位于背部,成“工”字型 ,为脊柱正中线和上背部“肺兪”“身柱”所在横线及腰部“肾兪” “命门”所在横线组成。 具有温补阳气、行气活血、强身健体、止咳平喘的作用。 因工字搓背的部位包括督脉、肺部重要穴位及肾脏重要穴位,所以具有通督脉和强肺肾的功能, 可治疗督脉不通,肺肾两脏相关疾病。

我们临床中说的捏脊,主要是上捏脊。吴老师总结了冯氏捏脊9个要点,分享给大家:
1、捏脊方向:从下到上。
小儿推拿讲究天人合一,捏脊可以鼓动阳气,阳气从下往上升,所以方向是从下往上,从长强到大椎。捏脊双向调节,阳生阴长,平衡阴阳。

2、捏脊手法:两种手法,第一种手法主要作用于督脉

第二种方法主要作用于膀胱经。

3、双手食指推,食指和拇指捻,两拇指在正中督脉线上,左右交替前行;放下皮肤,轻轻前行;从第二遍开始提法,三捏一提,食指垫下,拇指后拽。

4、宝宝刚开始做,手法要轻,逐渐加重。
5、最后揉按肾俞,由内向外,由下往上,揉中有按,10次为限。

6、最好早晨做,空腹做,不会导致宝宝呕吐。
7、发烧不要捏脊。
8、后背由疖子、感染、出血性疾病、心脏病等不可以捏脊。
9、多大的宝宝适合捏脊:

2022-05-21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16: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在古老的中医智慧中,捏脊这一古老的手法,如同民间的“擀皮”或“提背”,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神奇的功效。2. 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以来,捏脊疗法已流传千年,为无数家庭的宝贝提供自然疗愈的力量。3. 捏脊主要通过捏、提、拿脊背部皮肤,内外兼修,达到调和阴阳、强健...

  • 1、捏脊方向:从下到上。小儿推拿讲究天人合一,捏脊可以鼓动阳气,阳气从下往上升,所以方向是从下往上,从长强到大椎。捏脊双向调节,阳生阴长,平衡阴阳。2、捏脊手法:两种手法,第一种手法主要作用于督脉 第二种方法主要作用于膀胱经。3、双手食指推,食指和拇指捻,两拇指在正中督脉线上,左右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