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鬼见愁”还有别的名称吗?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此药在南召老家被誉为神草,生长于半山腰背阴处的岩缝内。
无患子多生于温暖、土壤疏松而稍湿润的疏林中。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尤宜于丝质品之洗濯;木材质软,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褐色,可做箱板和木梳等。
无患子作为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无患子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抗肿瘤、降压、抗菌、抗炎抗溃疡。无患子皂苷还具有保肝、保护心肌缺血、防血栓、杀精等作用。因此,在开发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皮肤病、溃疡病等方面,无患子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2020-04-23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5:25: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此药在南召老家被誉为神草,生长于半山腰背阴处的岩缝内。无患子多生于温暖、土壤疏松而稍湿润的疏林中。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尤宜于丝质品之洗濯;木材质...

  •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此药在南召老家被誉为神草,生长于半山腰背阴处的岩缝内。

  • 鬼见愁的别名叫无患子。以下是关于鬼见愁的简要介绍:名称由来:根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记载,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旧俗中,人们会采集它的果实让童子佩戴,或悬挂在门上,认为这样可以避鬼魅。植物属性:鬼见愁是无患子科无患子属的植物,是一种落叶大乔木,高度可以达到20余米。生...

  • 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木患子,在四川则称其为油患子,海南岛的称呼为苦患树,台湾又称黄目子,此外还有菩提树、洗手果、肥皂果、假龙眼、鬼见愁等别名。无患子学名Sapindus,意为“印度的肥皂”,因其果皮富含皂素,具有强大的乳化清洁作用,仅需用水搓揉便能产生泡沫,直接用于洗涤。相传,无患...

  • 是凤仙花不.你是治疗什么?是没有 皮仙花 这药 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