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的区别是什么?

1、三者功效略有不同,少腹逐瘀汤有温经作用,其他两者则能行气止痛。
2、三者的辨证部位不同。方剂组成不同。适应证不同。
血府逐瘀汤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本方通治一切血淤气滞之证,常用于治疗胸中淤血证。临床以胸痛,头痛等痛有定处,舌暗淤点、淤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少腹逐瘀汤 功效:活血祛淤,温经止痛。临床以少腹淤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痛,少腹胀满,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淋漓不断,或断而又来,其色或黑或紫,或有淤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者为辨证要点。
膈下逐瘀汤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临床以淤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侧腹坠似有物者为辨证要点。
2022-11-16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2-13 05:25: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药物成分不同、主治不同 膈下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都属于中药方剂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药物成分不同、主治不同,不过药物功效相同,均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具体内容如下: 药物成分不同:膈下逐瘀汤主要成分是五灵脂、乌药、当归、桃仁、丹皮、枳壳、延胡索、甘...

  • 膈下逐瘀汤和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在组成、功效、主治病症、用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与膈下逐瘀汤在组成、功效、主治病症、用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差异。1. 组成: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等...

  • 膈下逐瘀汤中配有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止痛药,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大,主治瘀血结于膈下,两胁及腹部胀痛有结块者。血府逐瘀汤中配有行气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