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湿热症型该怎么诊断?

肠道湿热证是指由于湿热侵犯肠道,传导失职,表现为以泄泻下痢为主的证候,亦称大肠湿热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
【临床症状】
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注:里急后重:解大便前腹痛,欲排便而迫不及待称里急;排便时却窘迫而排出不畅,称后重。二者合称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而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身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病原因】
本证多因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热邪,侵犯肠道,或饮食不洁,致使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而成。湿热之邪犯及肠道,壅阻气机,故腹中疼痛;熏灼肠道,脉络受损,故见下痢脓血;火热之性急迫,热蒸肠道,时欲排便,故有腹中急迫感及肛门灼热。湿阻肠道,气滞不畅,大便不得畅通,故腹痛里急而肛门滞重。若热迫肠道,水液下注,则见暴注下泻,便色黄而秽臭;热邪伤津,则口渴,尿短黄;蒸达于外,故身热。湿热内蕴,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确诊】
本证以湿热侵犯肠道,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本证以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为主要定位依据。以肛门灼热,尿少色黄,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的定性依据。
2020-01-02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2:54: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症以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等于湿热症状共见为辩症的主要依据。

  • 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 1.脸色异常: 脸部通常最能暴露人体的 健康 状况,特别是肠胃湿热的人由于肠胃吸收消化无能,而有脸色暗黄消瘦且毫无精神的表现,另外肠胃湿热之人唇部也会干燥起皮或失去血色,而鼻头则异常发红,不加以调理则消瘦发黄等症状会不断加重。2.口干口苦: 肠胃湿热常常会导致口腔有干燥和异常口渴的不适,...

  • 湿热表现在胃肠道,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甚至腹泻、食欲差、口干、口苦等。如果是出现在关节,患者会出现关节酸痛、抬举无力。如果湿热出现在下焦,患者会出现男女性功能的异常,例如阴囊潮湿、白带增多、小便不利疼痛、性功能下降等。湿热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生活工作环境、典型症状、具体...

  • 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湿热型腹泻: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类型的一种,多发于夏秋之交。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常见症状有泻下急迫;泄而不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