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方:加味解毒生脉散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解毒生脉散 【来源】《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 【组成】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银花30克麦冬30克赤芍15克远志15克鲜茅根60克川贝12克犀角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强心护阴,清营解毒。 【主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方论】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合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犀角、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瘀;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忸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
提醒您:加味解毒生脉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09-24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10: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每日一剂。 【功用】强心护阴,清营解毒。 【主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方论】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

  • 5.2 主治 胃虚极,气上逆而喘急,抬肩撷肚。5.3 加味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5.4 制备方法 上锉。古籍中的加味生脉散 《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鼻部 京墨、茅根止之。再如羚羊清肺散、生地麦冬饮、加味生脉散。皆对症药也。如夏月脉虚身热。大汗口渴...

  • 可以服用中‘加味生脉散’:麦冬12,党参12,五味子10,生地10,伏神15,炒枣仁15。熬水内服,每天1剂,连续5剂。快速祛脏腑火有五种:一、喝莲子汤去心火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四、喝梨水去肝火五、吃猪腰去肾火 去火食物有27种: 1.牛奶,2.草莓,3.西瓜,4.大豆 ,5.苦...

  • ④气阴两虚、血脉瘀阻型。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止嗽,方选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药用人参、麦冬、天冬、五味子、当归、远志、桔梗、玄参、生地、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炒枣仁、川贝母、炙甘草等。⑤心脾肾阳虚水泛、血瘀型。治以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方选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药用炙附片、桂枝、白术...

  • “生脉散”方出唐代《千金要方》,多数中医书籍误为方出明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此方由:人参(北沙参或南沙参或党参)、麦冬和五味子等3味中药组成。此方主治脏腑气阴两虚。其它中药由拟方者自加,其中百合补心、肺阴虚,白芍滋阴,陈皮理气,防止滋阴药太多,阻滞人体气机,造成腹胀不适等症。甘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