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方解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麻黄  桂枝 芍药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甘草 半夏  共八味药,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经方具有用药味少量大,效简力宏之特点,现在公布的治 肺炎的清肺排毒汤,达22味药,给人以用药繁杂之感,应该是时方,疗效如何,当用临床验证。千方易得,一效(方)难求,诚可信哉!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之证,和 肺炎的症状颇为合拍。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曰:麻黄味甘性温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二者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为佐。干姜,细辛,半夏,三者为使。配方严谨,法度分明,才能达到覆杯而愈,效如桴鼓。

经方自仲景始,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临床疗效明显,有法有方有药,相反,很多时方或有方无药,或有药无方,疗效可疑,朱橚的《普济方》,收录了一万多首方剂,这是方剂的退化。今人随手拈来一方,随证加药,毫无章法,并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需知兵熊熊一窝,临阵何以破敌,临床何以祛病?2022-06-27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40: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青龙汤的方解如下:主治病症: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且伴有寒饮内停的病症,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咳喘、痰多稀薄、胸闷、干呕、浮肿及身体沉重等症状。方剂组成及作用:君药:麻黄与桂枝相配,主要作用是发汗散寒解表邪,麻黄还能宣发肺气,缓解喘咳。臣药:干姜和细辛,温肺化饮,同...

  • 水停心下,阻滞气机--胸痞。水留胃中,胃气上逆--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浮肿身重。苔质白滑,脉浮--外寒内饮之佐使。君药(针对表寒)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发汗利水。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温阳化饮。臣药(针对里饮)干姜--辛热--温脾以化水饮,温肺以通调水道。细辛--辛温--...

  • 小青龙汤方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最早对小青龙汤作方解者,当推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

  • 从原方上看,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是等量的,但是,在很多临床医案里面看到的都不是等量的,但是,原方的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的剂量是等量的。《伤寒明理论》里对小青龙汤是这样方解的: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

  •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之证,和 肺炎的症状颇为合拍。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曰:麻黄味甘性温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二者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为佐。干姜,细辛,半夏,三者为使。配方严谨,法度分明,才能达到...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