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味」,主要来自哪些物质和什么反应?

中草药或称天然药物的活性物质主要是以下几种:1.糖和苷类,分为小分子的单糖、寡糖以及高分子量的多糖,糖和其他此生代谢产物形成苷键相连都可以称作苷类2.黄酮,包含色原酮单元的3环物质,生物活性广泛3.苯丙素,主要结构是含有一个丙基苯单元的分子,比如香豆素4.醌类,以含有对苯醌单元的居多5.萜类,含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衍生物,比如著名的青蒿素和紫杉醇6.生物碱,这个不太好定义,一般来说是含有负氧化态的N原子,存在于生物或有机体中的环状物质。7.挥发油,又叫精油,是一类具有芳香味道油状物的总称。8.甾体,种类很多,但是结构中都含有环戊烷骈多氢菲单元的甾核。中草药以高等植物居多,以上就是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发现的主要几种活性成分,其余的一些以及矿物要菌类在这里不讨论。因为中草药中往往同时含有以上多种成分,而一个中药药方又同时含有多种植物药,对于中药特有的气味很难进行分离鉴定。根据我的实验经验,可以大致给出一些物质的味道糖类:浓缩之后就是一股焦糖香味,精油:特有的令人愉悦的香味,如果药方里有菊科植物,那中药味多半来自于它们了,多酚:但凡苯环上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都可以称为多酚,一般带有一点酸味。大致就是这些。
2017-11-25
1. 应特指中药里的草药(medicinal herbs)。2. 中药成分分析在分析化学中也不算冷门领域,但是没人会去研究气味的成分,这是个没(shen)有(qing)研(bu)究(dao)意(jing)义(fei)的问题。我们更关心锅里的东西——而且已经忙不过来了。3. 每种草药的成分都不相同,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同种草药的成分也不相同(草药来源的无序性问题),再加上药材提取分离到分析检测全过程的标准化问题,所以还挺复杂的。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2017-11-25
一般中药药味比较大的是有:藿香, 佩兰, 白芷, 川芎, 白蔻仁 , 砂仁, 肉桂,炮干姜,苍术, 大枣(煎药的时候放进去,味道也比较大)。不同医院由于用药习惯,药材来源的不同,味道可能有些差异,但大致上对所说的“中药味”贡献比较大的应该就是这些。中药药理学还没学习,只知道这些。上面那些药的挥发油成分都可以在知网上查到。不过这是单个药的气味,煎药时各种中药一起,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难说。“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2017-11-25
mcxzy 阅读 10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35: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中药苦味的原因 生物碱成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是生物碱,这类物质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腥、臭。 熬制和浓缩: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水分减少,药液浓缩,使得苦味成分更加集中,从而增强了苦味。二、缓解中药苦味的方法 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中的两个药物吸收“黄金时期”饭后服用苦味中药,可能...

  •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 1. 打开窗户:开窗通风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中药味多数来源于挥发性物质,新鲜空气的流动能够帮助带走这些气味。2. 选择合适的时间:选择天气较好的时候开窗通风,比如没有雾霾、天气晴朗的日子,这样不仅可以去除中药味,还能净化室内空气。二、使用吸附物吸附 1. 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

  • 中药中具有疗效的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有挥发性,就象我们在西医院里闻到的就是酒精味和福尔马林的味道一样。许多中药都是未经过加工的本药,要通过熬制水煮等工序变成中成药或者成药,在此过程中蒸发的水气中也会带有大量药物成分。所以药店当然有味道了啊 ...

  • 3. 仓鼠自身分泌物的气味:仓鼠的皮肤和腺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散发出中药味道。如果你对仓鼠身上的中药味道感到担忧,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检查饲料和床材:确保仓鼠的饲料和床材没有受到中药的污染。2. 观察仓鼠的健康状况:如果仓鼠表现出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精神...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