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和解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

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和调和肠胃剂。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代表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因脾虚,营血不足,肝失疏泄而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代表方剂有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代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
2022-12-15
mcxzy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4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和调和肠胃剂。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代表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因脾虚...

  • 第十五章 袪湿剂:袪湿剂主要用于治疗湿邪症状,如水肿、泄泻等症状。这类方剂通过利水渗湿、散寒化湿,达到治疗湿邪的作用。代表方剂有五苓散、实脾散等。第十六章 祛痰剂:祛痰剂主要用于治疗痰湿症状,如咳嗽、痰多等症状。这类方剂通过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达到治疗痰湿的作用。代表方剂有二陈汤、...

  •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肝郁...

  • 【方名】四逆散【出处】《伤寒论》【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组成】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苍术、黄柏、川牛膝【方组趣味记忆】只烧干柴。解:只(枳实),烧(芍药),干(炙甘草),柴(柴胡)。【方诀】暂无【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用法】水煎服。

  • 4.攻里剂:以通便导滞,清除肠胃实邪为主,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5.表里剂:既疏表邪,又除里邪,表里双解法,如大柴胡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6.和解剂:用和解方法来达到祛除病邪为目的,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 7.理气剂:疏理气机,解郁降逆,如四七汤、旋覆代赭汤等。 8.理血剂:和血祛瘀,养营止...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