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的介绍

古代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千金要方》。因旧说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疗穴位均冠“鬼”字为名,又以其数为十三,故称十三鬼穴。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会阴女玉门头(鬼藏)、曲池(鬼腿)、海泉(鬼封)等十三穴。参见各该条。另有南北朝时期徐秋夫所言的十三鬼穴。

2016-05-28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7:03: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人中穴(鬼宫):此穴位于鼻唇沟中央偏上,针刺有开窍醒神之效,有助于治疗闭证厥证。2. 少商穴(鬼信):为肺经井穴,主治邪热迫肺扰心、痰热惊风、谵语狂乱等症状。3. 隐白穴(鬼垒):属足太阴脾经井穴,主治脾虚泄泻、湿热带下、女子崩漏等病。4. 太渊穴(鬼心):位于肺经原穴,...

  • 鬼市 - 承浆穴 承浆穴位于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用于治疗口歪、齿龈肿痛、流涎、口舌生疮、暴暗等口面病证、癫痫。鬼窟 - 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用于治疗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黄疸、食欲不振、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 秋夫疗鬼十三穴歌: 穴位:人中、神庭、风府、舌缝、承浆、颊车、少商、大陵、间使、乳中、阳陵泉、隐白、行间。 用途:这些穴位被秋夫用来治疗被认为是由鬼邪侵扰引起的病症,虽然在现代看来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某些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尝试。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穴位...

  • 十二、曲池穴 曲池穴,名鬼臣。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治疗外感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牙痛、肩臂肘腕疼痛等。十三、海泉穴 海泉穴,名鬼封。海泉穴位于舌下中点,如同海水之源头。此穴跨越诸多界限,成为人体“大海之源泉”,治疗闭证、厥证。

  • 第九针劳宫,作为鬼窟,深度为二分。第十针上星,称为鬼堂,同样刺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性针灸在会阴,女性则在玉门头,各入三分。第十二针鬼臣,曲池使用火针,深入五分。最后,十三针鬼封位于舌下中缝,刺出血后,横安一针于两口之间,令舌头不动,此法疗效显著,间使和后溪穴的配合尤为巧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