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肝胆湿热有什么中药偏方

何谓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如何治疗: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2019-08-15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05: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中药治疗。对于肝胆湿热症,常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等中药材组成方剂,煎汤内服,比如龙胆泻肝汤可以治疗肝胆湿热上炎所引起的头痛、肋痛、眼红、耳聋、口苦等症。对于湿热阻滞肝胆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对于湿热黄疸者,可以用茵陈蒿汤加味。此外,还可以在中医指导下用毛茛、白芥子等中药外敷肝区。2...

  • 首先,患者应该避免过量运动,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对于肝胆湿热的中医治疗,采用利湿清热、清肝利胆的方法。具体方药根据症状的轻重有所区别:湿重者可选用菌陈五苓散,热重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其中包含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药材。除了中药治疗,食疗法...

  • 肝胆湿热可以吃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像常见的肝胆双清颗粒、连朴饮、茵陈蒿汤、龙胆泻肝丸、平胃散、六一散,这些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辨证下的合理的应用。对于祛除肝胆湿热出现的症状,像湿疹,还有女性出现的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男性出现的睾丸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其他的相关表现都可以进行调治。在临床...

  •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这两方都可以使用。若你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脾胃湿热,可选用茵陈五苓散;若肝胆湿热为主,则应使用龙胆泻肝汤。如果无法区分具体病因,建议优先选用龙胆泻肝汤,因为泻肝木有助于扶脾土。此外,上述药物在药房可以购买到中成药形式,建议优先考虑使用中成药。同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容易上火...

  • 清利肝胆湿热的主要中药,有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等药物,这些药物是龙胆泻肝丸的主要组成药物,其功效为清利肝胆湿热。另外,肝郁严重的还可以用丹栀逍遥丸,这个药可以调节肝脏气机、清利肝胆郁热。还有温胆汤等中成药,均有一定疗效,如果以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为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