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者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湿热重吃什么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湿热重吃什么好
一、板蓝根炖猪腱
材料: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

二、土茯苓炖水蛇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1片。

做法:水蛇当刂好切段,洗干净,用热水稍微煮一下待用。然后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买时要区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较黑。它们外貌非常相似,但炖汤效果有很大区别,水蛇汤色清澈鲜甜。炖汤水蛇最好选几两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三、鸡骨草炖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5克、猪横鶪8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先把鸡骨草、猪横脷清洗干净,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进炖盅内,猛火炖够3小时,待炖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提点:鸡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冲洗掉鸡骨草上的泥沙和杂质。

四、鲜桑叶炖猪腱
材料: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蜜枣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猪腱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鲜桑叶,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3-5月鲜桑叶最多,大家不要错过了。嫩叶可煮吃,炖汤的话,老叶也无妨。2020-11-0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58: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湿热重吃什么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克,每日2次。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功能:温中健脾。口服每...

  • 湿热可服用的中药包括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甘露消毒丹等。1. 龙胆泻肝丸:这种药物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多种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尿赤口苦等。其成分中的龙胆草等药材能够清热燥湿,帮助调理湿热症状。2. 茵栀黄颗粒: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

  • 猪苓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对于改善湿热体质有一定的帮助。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等药材各10克的配比,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湿热,调节身体机能。猪苓具有利尿、清热的功效;茯苓则有助于健脾利湿;泽泻能够加强利尿排湿;阿胶有益于滋养阴液,滑石则能清热解毒。这五种药材搭配使用,可以达到较...

  • 湿热体质的茶饮和中药调理建议如下:针对湿热体质,黄连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黄连因其苦寒特性,《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称其“苦燥湿、寒除热”,对于去除湿热有显著效果。黄连性味苦寒,位列《神农本草经》上品,对于口臭、油光发亮、粉刺疮疖等问题能有所帮助。湿热体质的人体征明显,如脸部油腻、易生...

  • 1. 茯苓:茯苓具有利湿祛热的功效。湿热体质的人常常感到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茯苓能够改善这些症状。它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消除水肿,同时平衡体内的湿气。2. 黄连:黄连是一味苦寒的中药,能够清热燥湿。对于湿热引起的口苦、口臭、大便黏腻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黄连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