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言阴阳二气指什么?如何平衡身体阴阳二气?

阴阳不平衡,即身体免疫力下降,会生病.
人体阴阳是每时每刻发生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以人来看,刚出生的小孩属于纯阳之体,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不容易生病,即使有病好的也快。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趋于阴阳平衡,所以中年人的体质是最好的,最后步入晚年,这时阴盛阳衰,所以老年人多是滋阴部肾为主。
以天来看,白天属于阳,夜晚属于阴,白天机体功能强盛,而夜晚机体功能容易减弱,需要休息。
一般而言,自身活动是不会造成阴阳平衡的失调。只有在病理情况下,邪气侵袭人体五脏六腑,造成某一脏器功能失调,才会发生阴阳的不平衡2019-02-16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1:03: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阳二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被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疾病的发生。在中医中,阴阳二气被认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它们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首先,阴阳二气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例如,人体的阳气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而阴气则可以抑制身体的过度兴奋和调节体温。如...

  • 阴阳学说也用于说明人体生理功能。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源于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协调。功能与物质分别对应阳与阴,两者相互依存,若阴阳失衡,则生命活动将终止。《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在病理变化方面,阴阳失...

  • 中医理论中,阴阳二气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它们在自然界和人体内普遍存在,构成事物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变化、发展与消亡。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也适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黄帝内经》明确阐述了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阴阳者,天地之道...

  • 阴阳二气是指人体内兴奋与抑制两种不同的生理功能。所谓的阴阳二气,如果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其实就是人体内兴奋与抑制两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阳气代表的是人体内具有兴奋作用的生理功能(即兴奋功能),而阴气代表的则是人体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理功能(即抑制功能)。当人体内阳气的生理功能偏...

  • 中医认为“阴阳调和”是健康的基础,而“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为了保持阴阳平衡,饮食调节至关重要。建议多吃蔬菜,少吃肉类。肉类属阳性食物,而白糖则属阴性食物,过量食用都可能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引发疾病。相比之下,谷物和蔬菜偏中性,适量食用对健康有益。如果饮食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可以考虑喝...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