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存在着始终不断的增减盛衰的运动变化。1、彼此制约不及者为此消彼长。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二气(能量)在行运中的变化状态的。阴阳在转化的同时也同样表现为消长的性质。比如说:一天12个时辰,中午为午时,为阳之极,这个时刻同时也是阴生的时刻,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在不断的消,而阴在不断地长,阳转化成了阴,而自己在不断的消失,到了子时为阴之极,从这个时刻开始,阴趋于消,阳趋向于长 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任何时候都不会单独存在,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
2、互根互用不及者为此消彼亦消。在四时寒暑的更替过程中,春夏期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出现降雨增多,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雨雪亦少,即为阴随阳长和阴随阳消的正常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变化,也存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中。如人饥饿时出现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亦不足,属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变化。而补充营养物质(阴),化生能量(阳),增长了气力,则是阴得补充又能生阳,属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变化。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阳双方中一方不足,不能化生、资助或促进另一方,可累致另一方也虚衰,称为“阴阳互损”,属于阴阳的皆消。其中,由于 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气亦虚,称为“阴损及阳”,属于阳随阴消;由于阳气虚衰,不能激发 的化生,导致 也不足,称为“阳损及阴”,属于阴随阳消。
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若气虚日久,不得恢复,则化血功能衰退,可在原气虚的基础上发展为气血两虚。或血虚日久,致气的生化无源,也可在血虚的基础上出现气血两虚。前者属于阳损及阴,阴随阳消;后者属于阴损及阳,阳随阴消。而在治疗时,补气则可生血,养血也可益气。此又属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2013-06-22
2、互根互用不及者为此消彼亦消。在四时寒暑的更替过程中,春夏期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出现降雨增多,随着气候的转凉而雨雪亦少,即为阴随阳长和阴随阳消的正常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变化,也存在于人体的生理过程中。如人饥饿时出现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亦不足,属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变化。而补充营养物质(阴),化生能量(阳),增长了气力,则是阴得补充又能生阳,属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变化。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阳双方中一方不足,不能化生、资助或促进另一方,可累致另一方也虚衰,称为“阴阳互损”,属于阴阳的皆消。其中,由于 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致阳气亦虚,称为“阴损及阳”,属于阳随阴消;由于阳气虚衰,不能激发 的化生,导致 也不足,称为“阳损及阴”,属于阴随阳消。
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若气虚日久,不得恢复,则化血功能衰退,可在原气虚的基础上发展为气血两虚。或血虚日久,致气的生化无源,也可在血虚的基础上出现气血两虚。前者属于阳损及阴,阴随阳消;后者属于阴损及阳,阳随阴消。而在治疗时,补气则可生血,养血也可益气。此又属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2013-06-22
中医辨证有“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纲之别。而阴、阳又是八纲之总的纲领也。
你提出的1、2项之诠释,是中医用药方面的问题。即用药必须对症,并且又必须恰到好处,才能省事而速愈。
言及用药,要顾及的方面就太多了,故只能简捷论之;否则七天七夜亦说不清。
你问:“1、彼此制约不及者为此消彼长。”这是先辈们行医之心得、体会。皆是针对具体的症侯施治而言。当以临症施治而定,不可拘泥于某某之学术!否则,非因人施治而是刻舟求剑矣。
以黄芪-防风彼此合用为例:“黄芪畏防风”,最先载于明朝李[木延](合成一个字)所撰《医学入门》。《本草纲目》亦收录了“黄芪畏防风”之论。即此二味合用,就有你提出的“彼此制约不及者为此消彼长”。但是,当证侯必须之际,又不一定如此矣。举例,用《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者,其方乃炙黄芪、防风各一两,炒白术二两。为未,每服三钱而甚效。若拘泥于“黄芪畏防风”之论,则《玉屏风散》就会被淘汰,更不会从明朝传至当代、后代矣。
你又问:“2、互根互用不及者为此消彼亦消。”这亦是先辈们行医之心得、体会。亦不可拘泥于一事也。例如,金-元朝李杲所创《当归补血汤》炙黄芪一两(若占全方之五份),酒洗当归二钱(则为黄芪五份之一)。治伤于劳役,肌热面赤,烦渴引饮之血虚证。若某患者确实是此血虚之证,并且其症特征有夜间症甚之况,则用《当归补血汤》又当因症而将当归一味增加到四钱或六钱矣。其理是:病甚于夜间,表明患者之证虚于八纲辨证中之“阴”分——昼属阳而夜属阴,夜阴之际病甚者,是外界属阴之时,其内之阴虚尤为突显矣。理当增加阴药当归以对症于阴虚过甚之患者,才是恰到好处。
总之,医工用药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总不应当拘泥于某某之言,而是得针对所治之证——理有千层剥,终不能失于理哉。例如:你说花生米是黄色,而我说花生米是红色。谁都没错,都能食之,只是所言的程度不一而已也。供你参考吧!2013-06-22
你提出的1、2项之诠释,是中医用药方面的问题。即用药必须对症,并且又必须恰到好处,才能省事而速愈。
言及用药,要顾及的方面就太多了,故只能简捷论之;否则七天七夜亦说不清。
你问:“1、彼此制约不及者为此消彼长。”这是先辈们行医之心得、体会。皆是针对具体的症侯施治而言。当以临症施治而定,不可拘泥于某某之学术!否则,非因人施治而是刻舟求剑矣。
以黄芪-防风彼此合用为例:“黄芪畏防风”,最先载于明朝李[木延](合成一个字)所撰《医学入门》。《本草纲目》亦收录了“黄芪畏防风”之论。即此二味合用,就有你提出的“彼此制约不及者为此消彼长”。但是,当证侯必须之际,又不一定如此矣。举例,用《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者,其方乃炙黄芪、防风各一两,炒白术二两。为未,每服三钱而甚效。若拘泥于“黄芪畏防风”之论,则《玉屏风散》就会被淘汰,更不会从明朝传至当代、后代矣。
你又问:“2、互根互用不及者为此消彼亦消。”这亦是先辈们行医之心得、体会。亦不可拘泥于一事也。例如,金-元朝李杲所创《当归补血汤》炙黄芪一两(若占全方之五份),酒洗当归二钱(则为黄芪五份之一)。治伤于劳役,肌热面赤,烦渴引饮之血虚证。若某患者确实是此血虚之证,并且其症特征有夜间症甚之况,则用《当归补血汤》又当因症而将当归一味增加到四钱或六钱矣。其理是:病甚于夜间,表明患者之证虚于八纲辨证中之“阴”分——昼属阳而夜属阴,夜阴之际病甚者,是外界属阴之时,其内之阴虚尤为突显矣。理当增加阴药当归以对症于阴虚过甚之患者,才是恰到好处。
总之,医工用药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总不应当拘泥于某某之言,而是得针对所治之证——理有千层剥,终不能失于理哉。例如:你说花生米是黄色,而我说花生米是红色。谁都没错,都能食之,只是所言的程度不一而已也。供你参考吧!2013-06-22
你好,所谓阴阳对立制约,是指相互联系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差异或相互斗争、互相抑制和相互排斥的关系。阴阳的对立关系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始终处在差异、对抗、抑制、排斥之中。阴阳对立制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阴阳双方是相对的、有差异的,如上与下、天与地、内与外、气与血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凡阴阳所指代的事物,其属性都是对应的,没有两相对应的双方便构不成阴阳。二是指某些范畴的阴阳,在属性对应的同时,还存在着相互制约、排斥的趋势,两者呈现出你强我弱的态势,如寒与热、动与静、阴邪与阳气、阳邪与阴液等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则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 ”、“阴虚则阳亢 ”,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
阴阳互根。即阴阳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相对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之属阴,就无所谓热之属阳;反之亦然。这些都说明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的互根是从哲学高度归纳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义。
谢谢2013-06-21
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则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 ”、“阴虚则阳亢 ”,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
阴阳互根。即阴阳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相对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之属阴,就无所谓热之属阳;反之亦然。这些都说明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的互根是从哲学高度归纳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义。
谢谢2013-06-21
1.中医讲究阴阳调和,阴阳二气在体内彼此制约又相辅相成,若多食性烈性温的食物,会造成阳气过盛,此时阳气压制阴气,会造成阳盛阴衰,容易上火,反之,多食性寒性凉的食物,会造成阴气过盛,阴盛阳衰,容易体寒,影响消化吸收。
2.体内五脏又按五行分,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火土木金水,五行相生相克,若有一个脏器出现病变,会影响其他四个脏器的功能,互为根本,互相影响。若心出现病变,心属火,木生火而火生土,会造成脾脏和肝脏功能退化,反之若肾脏功能良好,肾属水,金生水而水生木,会使肺脏和脾脏功能更好。
以上就是所谓此消彼长和此消彼亦消。阴阳合于五行,如水流于河道。2013-06-22
2.体内五脏又按五行分,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火土木金水,五行相生相克,若有一个脏器出现病变,会影响其他四个脏器的功能,互为根本,互相影响。若心出现病变,心属火,木生火而火生土,会造成脾脏和肝脏功能退化,反之若肾脏功能良好,肾属水,金生水而水生木,会使肺脏和脾脏功能更好。
以上就是所谓此消彼长和此消彼亦消。阴阳合于五行,如水流于河道。2013-06-22
不及就是不如的意思,阴阳相互对立制约,制约失常,比如阴不如阳,则阴无法制阳,反过来,阳比阴强,则阳制约阴更更甚,阴消阳长,即为此消彼长。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为根本,阴有不及,则阳失阴之根本,导致阳亦不及,既此消彼亦消。2013-06-21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为根本,阴有不及,则阳失阴之根本,导致阳亦不及,既此消彼亦消。2013-06-21
1比如说阴虚,就会生内热,阳虚会生内寒。本来是相互平衡的,一个少了另一个表现的强了。
2,就是互生的意思。比如中医常说阴损及阳,就是阴虚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阳虚,阳虚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阴虚。所谓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意思2013-06-22
2,就是互生的意思。比如中医常说阴损及阳,就是阴虚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阳虚,阳虚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阴虚。所谓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意思2013-06-22
1.祛邪扶正,正气扶起来,百毒自消。为此消彼长。如正气不足,邪气愈盛。
2.阴阳调和才健康,阴虚阳又虚,谓之此消彼亦消。2013-06-22
2.阴阳调和才健康,阴虚阳又虚,谓之此消彼亦消。2013-06-22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阴阳相互对立,一方强另一方就弱;另一方强这一方就弱。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阴阳相互统一,一方强另一方也强,一方弱另一方也弱。
也就是所说的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2013-06-21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阴阳相互统一,一方强另一方也强,一方弱另一方也弱。
也就是所说的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2013-06-21
两者相斗或者阴阳彼此相对 当一方不能制约另一方的时候 会出现一边倒的状况 此时病理就会发生
两者相斗或者阴阳彼此相对 当两房实力相当的时候 会出现相持不下的局面 此时当加大用要量方可室病情好转2013-06-22
两者相斗或者阴阳彼此相对 当两房实力相当的时候 会出现相持不下的局面 此时当加大用要量方可室病情好转2013-06-22
中医中的阴阳说的是什么?
2020-12-28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