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4首。常用方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六味地黄丸处方组成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和泽泻60g,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六味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1 19:25:50 共164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04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六味地黄丸处方组成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和泽泻60g,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六味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1 19:25:50 共164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