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时如何出气不出血?

针刺不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医者针刺技术方面的原因。
如初学者,针术不精,手法操作不熟练,进针速度缓慢,针刺过浅,或针未中营(未中血络)等等;均会导致针后不出血。这就要求医者加强针刺手法的操练,对针刺技术要精益求精,务必争取一针见血。
第二:由于针具方面的原因。
如三棱针使用时,未开口(注:新三棱针使用前须在磨刀石上磨锐),或针尖用钝,已不锋利,或针尖毛糙起勾。若有这几个方面的情况,针刺后也会不出血。故针刺前必须详细检查针具,将三棱针磨锐利后,清洗消毒再用。即所谓:工余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三:患者本身的原因。
当患者体液匮乏时,血液浓缩时,治疗也不会出血。系患者体液匮乏、血液浓缩的生理因素主要是八小时以上未进食、未饮水。如:有的患者早餐不进食,十多个小时未喝水,会导致刺血治疗时不出血。《素问。禁刺论》云: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所以刺血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进餐饮水后方可治疗;否则不易出血,影响疗效。
在南方,天气炎热出汗多,体液蒸发较快。所以治疗前嘱咐患者饮水后再刺血,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增加体液容易出血。还有脑血管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高,也会出现针刺后不出血或少出血。
一定的出血量是取得疗效的先决条件,临床上一定要注意消除不出血的因素。
不出血者治疗就无效,保证一定量的出血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请问出血量有什么讲究吗?
一般情况下,三到八滴即可

如果体质壮实、热证可适当的多放些,十毫升、二十毫升也可以

老人,体虚、孕妇者刺血要慎重,如病症需要刺血,微出血或出血如豆大即可2020-04-02
针刺一般来说是不出血的.但是,如果针碰到血管,就会出血,这种情况往往在进针时病人会感到痛.另外,在毛细血管丰富的地方针刺,比如头皮,比较容易出血.针刺时出血是难免的,不用过于担心,用消毒棉球按压一会就可以止血.
2020-04-02
我们皮下布满了很多的毛细血管,你要是针刺的话,不管刺在哪里,就算是浅浅的,他也会出血,如果你要想说不出血出气,皮下哪来的气呢,所以搞清楚身体结构吧。2020-04-02
针灸可引起出血,是否发生出血与针刺部位相关。如针刺肌肉丰厚、毛细血管较少部位,一般不易出血;若针刺毛细血管比较密集位置,如面部、四肢部位,则较易出血。一旦起针发现出血,可使用棉签或棉球压迫1-2min,以减少出血。如针刺部位出血形成瘀血,患者可通过热敷或土豆片贴敷,促进瘀血吸收即可,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020-04-02
针刺肌肉丰厚、毛细血管较少部位,一般不易出血;若针刺毛细血管比较密集位置,如面部、四肢部位,则较易出血。一旦起针发现出血,可使用棉签或棉球压迫1-2min,以减少出血。如针刺部位出血形成瘀血,患者可通过热敷或土豆片贴敷,促进瘀血吸收即可,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020-04-02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14: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初学者,针术不精,手法操作不熟练,进针速度缓慢,针刺过浅,或针未中营(未中血络)等等;均会导致针后不出血。这就要求医者加强针刺手法的操练,对针刺技术要精益求精,务必争取一针见血。第二:由于针具方面的原因。如三棱针使用时,未开口(注:新三棱针使用前须在磨刀石上磨锐),或针尖用...

  • 总之,针刺4缝穴时不出血,但能观察到黄白色透明液体,这说明针灸治疗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而不是过分关注是否出血。

  • 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称为得气,得气时会出现酸麻胀痛。至于补泻 有3个方面 1集体状态 当集体不处于不同状态会有不同效果,2就是穴位有的穴位善于补有的穴位善于泄 3 就是针刺手法 ,提插法来说重插轻提 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 反之为泄 捻转法 针柄左转为主 为补 反之为泄 还有 进针慢拔...

  • 1、为什么针灸不出血我们平时看到的扎针一般都是属于比较浅的部位,针扎在皮肤上并没有弄破毛细血管,所以一般不会出血;还是一个原因就是用来针灸的针一般都比较小,对皮肤中细胞的造成的挤压还不足以使之渗血。2、针灸会不会出血准确来说并非所有的针灸方式都不会出血,例如《黄帝内经》中《素问·刺...

  • 针灸一般是不出血的,因为针灸的时候用左手按压,使血管躲避,针尖可以避免刺破血管,所以一般不会出血。但是有一些部位还是会有一些出血,像头部、面部,毛细血管分布特别丰富,针灸的穴位,下面是存在一些毛细血管的,有的时候针刺,会刺破毛细血管,导致出血,如果按压时间不够长,出血会渗到皮肤外面,就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