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以后不能大补,是因为什么

因为该行为会抵消针灸的治疗效果,导致针灸效果不明显。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针灸后,如果立即食用大补的食物或药物,会使针灸的效果被抵消,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针灸后应该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滋补的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效果。2023-09-27
mcxzy 阅读 57 次 更新于 2025-04-12 01:25: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针了针,后背奶水突然就少了,怎么回事?第一可能是你的心理作用,第二,可能针灸的针对你分泌奶水有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考虑是否继续针灸。

  • 1. 中医方剂中的“十全大补汤”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疮疡不敛等证。此方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2. 针灸中也有一个名为“十全大补方”的处方,由金针王乐亭教授选用适当的穴位组成,特别适用于...

  • ⑥手法操作完毕后,在病人呼气时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者摇大针孔。此法多用于 热痹、急性痈肿等热性 疾病。目前认为的平补平泻手法有三方面:①以《神应经》为主的,认为是“先泻后补”的手法,补泻兼施,扶正祛邪;②以《针灸大成》为主的观点认为,平补平泻是与“大补大泻”手法相对的,...

  • 很多人都认为针灸扎多了会伤元气,认为针刺泻,艾灸补,那为什么还会有十全大补方这种针刺配方呢?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其中脾主升清而主腐熟,胃主降浊而善纳百谷。胃纳脾化而能够吸收营养,生化气血,滋补周身。 从组方配伍来看,十全大补方是在临床常用的...

  • 疏泄不畅,故上见头晕目眩、色不润泽,下见月经不调、腹痛闭经等症。(3)从组方配伍来看,十全大补方是在手足十二针方的基础上加脾之募章门、胃之募中脘、小肠之募关元,以及肝之原穴太冲。其功能是补气血,健脾胃,养心气,滋肝肾,通经活络。手足十二针方偏于疏调,十全大补方偏于调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