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中风后遗症,两补一熄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猛于虎,很多三高、脑血栓人群在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失调、脉络瘀阻的症状之时,还是不注意生活方式,没能抓住最佳调理、治疗时机,导致情况愈发严重,最终引发中风、胸痹等急症。
而患者一旦中风,经过紧急治疗后常常根据体质因人而异、病症轻重缓急出现不同的后遗症,虽然生命暂时没有威胁,但是各种后遗症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家人的看护养护负担,加大经济精神压力。下面孟医生为大家讲解几种常见的中风后遗症预防及缓解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一、行动不变——补血补气
“气虚则血行不畅”,半身不遂常因气脉阻塞导致血脉郁结,脉络不通则引起麻木、抖动、甚至是瘫痪。
想要缓解需要补血、补气,轻症建议使用桂枝、杜仲、川穹、当归等活血化瘀、补血益气的药材。如果症状较重,已经维持很久,可以在药材中增减虻虫,提增药效。
语言不畅、口眼歪斜多因风痰上挠、气血亏虚而起,除了用上述的方子补血补气,通经活络之外,还需要潜阳熄风、宣窍通络。
平常饮食中可以增加桔梗、陈皮等煮粥服用以开音利窍。
有过这样一个患者,男性,60岁不到,职业是个司机,平常经常上夜班。据他亲口所述,突发中风前,早一开始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手脚麻木、说话也没有以前利索的情况,很多时候越是想说越是说不出来,导致说话吞吞吐吐,当时他还没有戒酒,有时候还会出现舌头发胀的情况,他只是以为是喝酒的原因,人上了年纪多少有点毛病,所以没有在意。直到突发中风之后,因为病情比较轻,而且及时送医了,所以没有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但当时手术后的情况就是基本上已经失语,想说什么都没办法组织语言,还能自己走路但是行动迟缓,手抖。而经过长期调养,现在主要的后遗症就是语言受阻,基本符合上文所说的风痰上挠、气血亏虚的情况,主要的应对方法也就是熄风。
但是针对这个案例,也想要提醒大家,中风后遗症的调理不是只靠用药就可以的,这位朋友在出院后立即戒烟控酒,烟是一棵也不抽了,酒平常还会喝一点,但是量控制的很好,据家属说,用药也比较规范,有时候会为了省钱消减药量,但是家属提醒之后依然能维持规范。虽然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已经非常不错了。
2022-06-13
mcxzy 阅读 6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3:3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时,中医会采用育阴潜阳、平肝熄风的方法。常用的方剂包括镇肝熄风汤加减,其中包含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黄芩、栀子、川芎和生甘草等药材。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加入龙胆草、生石膏、钩藤、菊花、白蒺藜、菖蒲、郁金、天竺黄、蜈蚣、全蝎、白花蛇和生...

  • 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方法,具体如下:1、气虚血瘀型症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是暗淡,舌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细缓或细悬。治法是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方药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2、肝肾阴虚型证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

  • 所以,治疗中风后遗症,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引起的,治疗上的方剂主要是镇肝熄风汤等药物。如果考虑是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要给予大秦艽汤加减,患者如果考虑是气虚血瘀,要给予益气活血,方药主要选择补阳还五汤。如果患者中风后遗症考虑是阴虚风动型的,要给予滋阴熄风的治疗,方药主要是大定风...

  • 每剂以黄芪100~250克,党参100克为宜。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部,从解剖学分析,两穴均处于脑后颈部之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体表处。此二穴能使针感通过枕骨大孔、延髓中枢到达颅内,直接起到改善脑组织功能的作用。研究证实,针刺风池、风府穴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使...

  • 临床多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中风后遗症不同的证型对症用药。常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方剂如下:1、活血类:包括脑血栓片、血塞通等;2、熄风活血类:包括天麻钩藤饮、华佗再造丸等;3、补气活血类:包括丹芪偏瘫胶囊及其他汤药等,适用于气虚血瘀的患者;4、开窍类: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