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里的中药可以寒热并用吗?

中医处方里的中药可以寒热并用吗?这还是一道选择题,很多中医认为寒热并用的处方是垃圾处方,我一位朋友天是搞本能论的他也认为不能寒热并用,我一直持保留态度,那么到底能不能寒热并用呢?最近我忽然想明白这个道理。

首先我们考虑人为什么要服用中药?《黄帝内经》讲:“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这也就是说:“阴阳平衡的人是 健康 的人 健康 的人不用服用中药。”中药的热性药物代表阳而寒性药物代表阴。人体的阴阳要用药物的阴阳来调整,只要寒热的运动变化才形成了人体能量的运动变化,就如日月运行一样,太阳东升西落而人体的气机也是一样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医处方可以寒热并用。

我们再看一下我们的《伤寒论》,大柴胡汤寒热并用,小柴胡汤寒热并用,即使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小青龙汤还有芍药这位寒性药,金匮肾气丸寒热并用,交泰丸寒热并用,逍遥散寒热并用,大承气汤也是寒热并用,著名的方剂乌梅丸也是寒热并用的。我们再看火神派几个著名的方子:封髓丹、三才封髓丹、潜阳封髓丹、纳气封髓丹等等又哪一个处方不是寒热并用呢?张景岳讲过:“善补阳者必欲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欲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不也属于“寒热药物”并用吗?

我就在想认为寒热不能并用的中医难道比张仲景还厉害吗?张仲景可是医圣呀?难道你是医神?因此我认为:“凡是主张不能寒热并用的中医都是没真正掌握中医的中医人。”

我一次应聘到长春一家医院做主治医师,正好一位患者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用任之堂余浩的药对干姜加公英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科主任是一名副主任医师他:“竟然说我是瞎开,用热药又用寒药药性不抵消了?”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碰到不学无术的领导真是没有办法。

我是脉针传承人,我的同学竟然还有不相信脉诊的人,其实水果的腐烂都是从心里烂的,中医的掘墓人就是中医人自己。

我认为真正发扬中医找教授、高级职称、博士只是“务虚“,真正发扬中医还是要找真正能看得好病的中医这就是“务实”。现实生活中务虚的人反而不注重技术的提高只重视虚名,重视技术的人反而不是那么重视虚名。中医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做到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

否定“寒热并用”的中医其实就是否认医圣张仲景,不信你就拿着《伤寒论》和《药性赋》自己对照《伤寒论》里多少个方子是寒热并用的处方。2022-06-15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7:53: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热下寒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现象,通过调理中焦、引火下行,可以有效改善相关症状。甘草泻心汤作为一种千古名方,能够兼顾寒热,阴阳并举,是调理上热下寒体质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 1、主用其性,能调和寒热,治疗寒热错杂症。 根据中药性味、归经的理论和“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基本原则,选择能入热邪所在之经的寒性药和寒邪所在之经的热性药,利用药物的寒热偏胜,纠正病变部位的寒热偏胜,有调和寒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肝(胆)热脾寒、胃...

  • 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辛温和苦寒药物,既温化寒痰,又清肺热,达到寒热并治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病情。注意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寒热并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随着病情的变...

  • 此方阴阳并举,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可以说是寒热并治。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辩证加减使用。好了,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有相关问题,可以打在评论区或单独给我留言,看到了,会帮助大家一一解答。

  • 可以。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减少药物格据。如在治疗风寒的发热药中,加入寒凉药,这和凉服是差不多的。二、是配伍的需要,例如七情啥的。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