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性中药的相关知识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2016-05-2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7:44: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补性中药拥有调节机体功能,使之恢复至正常状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常见。这类中药主要由一些热性药材构成,例如人参、鹿茸、刺五加、淫羊藿、当归、冬虫夏草、黄芪等。此外,还有一些性凉的补虚药材,如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及性平的枸杞、党参等。其中,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大...

  • 1、人参:人参是属于一种物质,甘微苦性微温,中药材在服用之后可以起到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补脾益肺等功效,对于气虚虚脱和脾气不足引起的疾病有很好作用,是属于温补性药物。2、当归:当归是属于温补性食物,在服用之后可以入肝经、心经、脾经等,可以去到活血调经、补血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3、...

  •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

  • 1. 药材作用: 干姜:辛热,主要作用是温健脾胃。它作为主药,能够有效提升脾胃的阳气。 党参:具有补益脾气的作用,作为铺药,可以增强干姜温补脾胃的效果。 白术:健脾燥湿,作为佐药,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去除湿气,与干姜和党参协同作用。2. 方剂功效: 补中温阳:这个方剂通过干姜的温补、党参的...

  • 温补型中药基本上就是一些热性的中药 如:人参、鹿茸、刺五加、淫养藿、当归、冬虫夏草、黄芪等 性凉的补虚药: 白芍、生地、何首乌等 还有性平的:枸杞、党参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