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谁的著作

01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02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03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04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2022-07-04
mcxzy 阅读 12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8:34: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并非同一本书,它们实际上是张仲景医学著作中的两个部分。这两本书合称为张仲景的代表作,其中,《伤寒论》主要探讨伤寒病的治疗理论和方法,而《金贵要略》则包含了更广泛的杂病治疗内容。后人为了方便理解与查阅,将这两部作品合并提及。如果你有兴趣购买,可以前往当地...

  • 《伤寒论》是张仲景写的书。《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六经形证,可以说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一些...

  • 《伤寒论》是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其中论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热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八个辨证纲领,以...

  •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为后世中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其辨证施治的原则,至今仍被中医界广泛应用。在历史长河中,《伤寒论》对于控制和治疗伤寒等传染性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古代,伤寒是一...

  • 张仲景和孙思邈都是医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还提出了许多治疗疾病的创新方法。他的著作不仅在中医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后世医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孙思邈则以其深厚的医术和广泛的医学知识,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和实践。他的千金方不仅包含了...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