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对”应用解析:小柴胡汤和平胃散——柴平散

柴平散具有和解少阳、燥湿和胃功效。
《景岳全书》描述此方证病机为“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
原方主治湿疟,表现为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等,对确有肝胃失和、少阳枢机不利、寒湿困阻等证候表现者均可选用本方。
现代医家对于柴平汤的研究颇多。
李成纲 老中医认为方药运用不可拘泥,要有创新。其运用柴平汤加减治疗不寐符合“胃不和则卧不安”原理;治疗胁痛便溏则方中苍术、陈皮炭用,“炭药不专止秘,草木过火则生土肥土,同理炭药补脾胃也”;“木为火之母,肝气疏则心气通”,李老运用柴平汤治疗胆囊炎所致心悸亦收效。
刘波等 运用柴平汤治疗脂肪肝疏肝理气,燥湿化痰;治疗单纯性肥胖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治疗梅尼埃病抑肝阳、健脾化痰均收疗效。
张庆祥教授 运用柴平汤治疗月经后延、泛酸、湿疹,收效良好。齐红艳运用柴平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胆结石并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收到良好疗效。
孟如教授善于运用该方剂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属于肝脾不调、湿邪中阻表现者。
孟如教授认为柴平汤重在清除表邪、湿邪,可以调整机体两种主要致病因素: 饮食因素和情志因素
孟如教授处方药味较少,主张两方或三方交替使用。
一般该方: 加苏梗、大腹皮解表;加瓜蒌皮宽中;加炒山楂、炒神曲消食化积;加茯苓白术健脾;加葛根、麦冬滋养胃阴;加地榆、诃子收涩止泻;加秦艽清虚热,利关节。
联合或交替服用藿香正气散、连朴饮等 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实证,入里化热者则联合千金苇茎汤,有顽疾、体质虚弱、经常外感者,前方清实邪后,再以玉屏风散善后调理;
联合枳术丸、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 治疗脾胃不和,脾虚湿阻引起的胃脘痛等症;
联合保和丸 治疗饮食积滞、湿阻中焦,化热者联合温胆汤、小陷胸汤等;
联合逍遥丸、柴胡舒肝散、金铃子散等 以治疗肝气郁结导致的胁痛;
联合薯 蓣 芣苜粥、痛泻要方、四神丸等 治疗土虚木乘、湿邪不化之泄泻;
联合 瓜蒌 瞿麦丸、五苓散、真武汤等 治疗脾肾两虚,湿邪中阻之水肿;
联合四妙散、三仁汤、九味羌活汤等 治疗湿热痹阻型痹证;
久病入络者联合桃红四物汤、失笑散、活络效灵丹等 。
本文选自 《孟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经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孟如 。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2022-06-18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3:21: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1. 附十四妙用方1、荆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荆芥10g、防风10g,用于外感少阳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明显者。2、二活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感少阳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3、杏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少阳证兼见轻度咳嗽者。4、止嗽小柴胡小柴...

  • 8. 小柴胡汤与五苓散(柴苓汤)合用,原方主治阳明经疟疾,后世医家用于普通感冒之小便不利、寒热往来等症。用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之水肿,亦有良好效果。9. 小柴胡汤与四消饮合用,是治疗小儿伤风感冒夹食夹痰证之良方。10. 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合用,除常用于感冒之寒热外,还用于...

  • 小柴胡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源自《伤寒论》,其功效多样,尤其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疗效。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能够疏利肝胆,清散郁热,透邪外出,调和肝脾、胃肠、气血、营卫,协调阴阳,畅达气机,通行津液,扶正祛邪。在妇科病的治疗中,小柴胡汤主要...

  • 柴胡,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性味苦、微寒,归属于肝、胆经。它具备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显著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以及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小柴胡汤,则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少阳病证。其症状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 11. 小柴胡汤加升陷汤: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黄芪15克、知母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10克组成,主治气短不足以息之大气下陷证,常见于大病之后,元气未复,或素体虚弱,尤以肺脾之气虚候为主者。与小柴胡汤配伍,对于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