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针灸要注意什么事项?


  夏至时节总会莫名地感到诸多不适,很多人都会选择针灸,那么,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
  1、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2、面板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4、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5、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夏至后15日内适合节气针灸: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节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古人根据“天时”,有选择地针灸不同穴位,预防该时节好发的疾病,从而可以养生保健,益寿延年。“节气针灸”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是一种自然且疗效肯定的防病祛病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夏至后15日内就非常适合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节气针灸可以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更好地激发人体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节气针灸的治疗作用:
  1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2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3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执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执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执行正常。
  针灸简介:
  针灸针灸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型别,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传统二十四节气“夏至”已过,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故夏至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夏季暑溼邪气易侵犯人体
  夏天天气渐渐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加之雨水多,溼气盛,暑溼邪气侵犯人体,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致使气机不畅,多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胃痛、胸闷想吐、腹痛、腹胀、大便稀溏,甚至水肿。夏至阳气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针对痼疾用针、用药,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可有效地扶阳祛寒、祛除冬病根因。
2022-10-0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4:21: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夏天艾灸时,由于天气炎热,加上艾灸,促使血液循环,人体的体温就会,汗毛孔就会打开,通过发汗散热,这时会感觉特别热,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气温流通,可以调节空调温度或吹风扇,但不得直接对着人体吹,以免着凉感冒。2、艾灸后身体会出现多汗,一定要注意擦干汗水,保暖,及时补充...

  • 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 不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注意休息,增加营养

  • 1、针灸治疗前就不能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空腹的状态下容易出现晕针现象,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也要嘱咐患者不要随意改变 ,这样也容易造成弯针、滞针等不良情况。2、当然过饱的情况下,也不能进行针刺治疗,最好要等20分钟或半个小时以后,再进行针灸治疗。3、在患者精神高度紧...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