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

  夏季都想要防暑降温,盛夏酷暑,心阳最为旺盛,人们极易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症状。如果是这样,试一试针灸吧,先了解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和我一起看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这篇文章。
  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夏至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2022-08-0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1:57: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至针灸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4、...

  • 注意事项: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施灸前请喝淡盐温开水。防止在施灸过程中汗流过多,而引起虚脱。灸完后闭上眼睛静休15分钟。不要立刻起床。不要在空调屋艾灸。 适宜人群:对于关节劳损,颈椎痛,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等这些骨关节疾病的朋友。这个节令是最好的时机。 对于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疾病的人群,高温需谨...

  • 5. 夏至时期,要注意温阳补气,防止湿邪侵入体内,造成身体受凉、酸痛等。6. 夏季调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艾草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因失汗导致的心气亏损。7. 夏至节气灸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等途径对人体产生保健作用。8. 夏至节气灸可以选择大椎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 3、忌夜卧贪凉 即使天气炎热,夜晚睡觉时也应注意保暖,避免对着冷风吹或光着身子睡觉。这样容易受凉,导致阳气折损,严重时可能引发面瘫、中风和关节疼痛等疾病。总结以上几点关于夏至的注意事项,对于预防疾病和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也注重身体健康。

  •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由于夏至炎热,热能往外散,内部相对较寒,再者我们出汗多,毛孔张大,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何况夏至已经伏阴在内,所以这时候要注意温阳补气,防止湿邪侵入体内,造成身体受凉、酸痛等。      另外,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易使心气涣散,而中医又有“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