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剂的小柴胡汤方

柴胡24克 黄芩9克 人参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9克 大枣4枚方解:柴胡苦平,本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一舒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用人参大枣甘草补胃气以滋津液,病之所以内传少阳,主要是胃气不振于里,气血不足于外也,补中滋液,实此时驱邪的要着,徐灵台曰: “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即指是也。有关仲景书中的论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热寒,胸肋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由以上的说明,则小柴胡汤为病自太阳传少阳的主治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即其主要的适应证,此外有以下之情况者,均可用之。1、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2、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3、妇人热入血室证,经水适断,续得寒热,发作有时者。4、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5、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6、呕而发热者。7、诸黄腹痛而呕者。8、新产妇人昏迷而痉,大便硬,呕不能食者。 原方加生石膏30一10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为日常服用的良方,无论感冒流感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表虽解而高热不退,其人呕逆不欲食,胸肋满,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头痛如裂,或眩晕者,用之则立验,并以本方屡愈小儿肺炎,即未满月的婴孩,以奶瓶频频饮之,亦得奇效,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等多属本方证。总之,凡有小柴胡汤证,而口舌干燥,或渴,舌白苔者均可用之,具体细节难为一一列举也。 原方加白芍12一18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而腹急痛者,痢疾多此证,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里急后重者宜加大黄。 原方加桔梗9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而咽痛,或咳痰困难者,若口舌干燥更加石膏,扁桃体炎多本方证,宜注意。 原方加吴茱萸9一12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头痛头晕而呕吐剧甚者,若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 原方加桔皮20—45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汤证而呕逆或干嗽者,小儿百日嗽可增量大枣有验。 小柴胡汤再加葛根12克,麻黄、桂枝、白芍各9克即可。先煮麻黄葛根一二沸去上 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治小柴胡汤证与葛根汤证同时出现者。剧重的感冒,初发病时每见此合方证,喘家被外感诱发者亦常见此证,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 取二方药味合为一方,煎服法同小柴胡汤。治小柴胡汤证与小陷胸汤证同时出现者,肺病、肺结核多见本方证,咳呕者更宜合用泻心场,骨蒸劳热者,可兼与黄连解毒丸。按:小柴胡汤的加减或合方,均不止于此,兹仅略举常见者数则以供参考而已。

2016-06-05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0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柴胡汤是中医中一种常用的方剂,由炙甘草6g、大枣4枚、柴胡24g、人参9g、黄芩9g、半夏9g、生姜9g组成。使用时,需将这七味药以一斗二升水煎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分三次温服。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病证,如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心烦...

  • 3、杏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少阳证兼见轻度咳嗽者。4、止嗽小柴胡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少阳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5、藿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l0g,用于暑天感寒而见少阳证者。6、楂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少阳证而胃胀、...

  • 1、小柴胡汤的配方: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或党参9~12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2、小柴胡汤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剂之一。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3、主治: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

  • 小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其配方包括: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该方剂需水煎服。小柴胡汤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功效为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这一方剂适用于治疗少阳病证,即邪在半表半里的情况,具体症状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 小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配方包括多种草药,每种草药在方剂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具体组成是:柴胡12克,这种草药用于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黄芩9克,它有助于清热解毒,平肝火;人参6克,人参是滋补强壮的药材,能够增强体质;炙甘草5克,甘草能调和诸药,缓解药性,同时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