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次学针灸感受的文章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运用的科学。该学科要求动手操作的技能是严格的。在针刺

腧穴时,要把握好深度,局部解剖位置和针刺方向。灵活的运用手法,可以使手法的得气感通过经络的传导至全身,来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的失调。这个是针灸学科所不可忽略的重要步骤。没有好的针刺手法,就不能够使疾病祛除或者缓解病情的痛苦。这是由古代至今的每一位医生的一致看法。可见的手法的重要性。

而且,针灸在临床运用的方面,也比较方便。例如:1.携带方便2。施用穴位针刺来得到效果。3.就是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百骸。在穴位配伍方面,我们应该从病人所述的或者检查到的一些体征或者症状最痛苦、表现最明显的作为病证或者病名,然后再对其进行有目的的选穴位治疗。

选穴位治疗,当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病机病因上,从最痛苦、表现最明显的体征或者症状进行选择相应的经脉上的最佳穴位进行治疗的。选择了最佳经脉上的专长特效的穴位后,可以结合病机病因进行临时加减处方的配伍,来运用好的手法达成好的效果。2012-05-2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59: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腧穴时,要把握好深度,局部解剖位置和针刺方向。灵活的运用手法,可以使手法的得气感通过经络的传导至全身,来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的失调。这个是针灸学科所不可忽略的重要步骤。没有好的针刺手法,就不能够使疾病祛除或者缓解病情的痛苦。这是由古代至今的每一位医生的一致看法。可见的手法的重要性。而且...

  • 在自学针灸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刚开始针刺时,我经常因为手法不熟练而扎错穴位或者导致患者疼痛。但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针刺技巧,并且能够准确地找到穴位。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针灸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针灸的原理和...

  • 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

  • 正如《标幽赋》文章之名,我也会不断探索并实践深邃,隐晦的任意,博大精深的针灸学知识。为针灸之路,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 《针灸心法浅谈》名曰浅谈,实则不然,反而道理颇深。书中所叙述的内容都是针灸真正精髓层面的知识。而我以浅谈为题,则是名副其实的浅谈,作为骨伤专业的学生,尚未学习针灸相关知识,看了这本书,尚且来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吧。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激动的,有一种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的欣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