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肝经和胆经的郁气是通过胃肠排出的。所以,人生气后,必须打通胃经,使滞纳之气通过打嗝放屁方能排除体外。很多人一生气就胃疼,所谓的“气滞胃胀”正好验证了上面的说法,肝胆的郁气如不及时排除,就会造成气郁血瘀,时间一长就是肿瘤或梗塞,所以不可小视。 打通胃经的最好方法就是艾灸足三里,然后用拳头敲打胃经,特别是大腿这段的胃经,一定要认真寻找痛点,一旦找到,就成功80%了,其余的就是按揉痛点,揉开了就好了,而且心情舒畅,食欲大增。平时心情容易抑郁的人,脾气大的人,都应该多敲敲胆经和胃经,特别是胃胀的时候,同时多按揉肝经,注意是按揉,而不是敲打,因为肝经属阴,只能柔情似水,像对待女人一样的温柔待之。而胆经、胃经属阳经,可以敲敲打打。总之,不管是按是敲,找到痛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遇上一敲都不敢再碰的地方,那就恭喜你,中大奖了,还等什么,治疗开始。2012-11-27
肝经和胆经的郁气是通过胃肠排出的。打通胃经的最好方法就是艾灸足三里,然后用拳头敲打胃经,特别是大腿这段的胃经,一定要认真寻找痛点,一旦找到,就成功80%了,其余的就是按揉痛点,揉开了就好了,而且心情舒畅,食欲大增。平时心情容易抑郁的人,脾气大的人,都应该多敲敲胆经和胃经,特别是胃胀的时候,同时多按揉肝经,注意是按揉,而不是敲打,因为肝经属阴,只能柔情似水,像对待女人一样的温柔待之。
1、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胃经 :胃经人体十二经脉的六阳经之一,全称叫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从头走足。属胃络脾,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总共45穴。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全称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流注时辰为上午七至九点,即辰时。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2018-03-31
1、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胃经 :胃经人体十二经脉的六阳经之一,全称叫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从头走足。属胃络脾,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总共45穴。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全称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流注时辰为上午七至九点,即辰时。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2018-03-31
脾胃不好的,每天拉筋3分钟,打通脾经、胃经、健脾养胃,效果棒
2021-01-02
2021-01-02
针灸作用比较直接但是毕竟属于器械类,身心需要承受一定痛苦!建议用艾灸加按摩,效果也非常明显,关键是治疗过程比较享受!2019-06-12
大家好,我是星辰。生活中我们偶尔会有这些情况出现,吃东西容易吐,然后胃疼,胃脘疼,还有腹胀,打嗝,打嗝之后,一会又胀了,还能听到那种长出气的一种声音。
2020-04-22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