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吃什么中成药好得快,月经量少痛经吃什么

  月经是每位非怀孕、非闭经的女性都要来的,而且每位女性来月经的量也不一样,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可是相当来说,月经量少的人数居多,那么,月经量少吃什么中成药好得快?
月经量少吃什么中成药好得快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人参养荣丸。主要成份:人参、土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制远志、肉桂、五味子(酒蒸)。辅料:蜂蜜、生姜及大枣。功效主治:本品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4、乌鸡白凤丸。主要成份: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功效主治: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辅料为炼蜜。
月经量少经痛吃什么   1、茴香酒。材料: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做法:1、小茴香、青皮清洗干净,直接泡入酒内3天。2、每次15-30克,每天两次,如果不喜欢酒的人,那么可以选择用食醋来代替。这专门是针对经血不稳定,经血中还带有血块的女性,这专门是针对痛经,乳房疼痛的人们。
  2、山楂红花酒。材料: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做法:1、把一手所有的食材都全部浸泡在红花酒中。2、每次45~30克,每日2次,这完全取决于自己酒量大小。活血化瘀,这专门是针对月经量少,痛经的女性。饮食方面忌讳辛辣、冰冷、刺激的食物最佳。
  3、葡萄干。葡萄干中是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能快速的被人体吸收,让人体能快速的恢复疲劳,非常适合那些肠胃不好人群食用,大约100g的葡萄干中就含有1.5mg的铁元素,如果在经期适当的吃些葡萄干是可以缓解在经期的紧张情绪,能缓解痛经的效果。
  4、黄芪当归汤。准备好食材,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把前四样食材煎熬十五分钟后,去渣留汁,在把粳米放入煮成粥,在放入适量的红糖就可以了。具有补气血和健脾胃以及止疼痛的效果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嫩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
2022-08-09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0:41: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气血不足:较推荐乌鸡白凤丸或驴胶补血颗粒;2、气滞血瘀:较推荐益母草颗粒或少腹逐瘀丸,可改善月经不调、卵巢功能下降;3、肾精不足:可选用坤泰丸。患者体质各有不同,采用中成药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想改善的问题,出现身体不适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 可以口服乌鸡白凤丸,主要用于气血两虚,身体虚弱造成的月经量少;口服益母草、少腹逐瘀颗粒等,主要适用于气滞血瘀造成的月经量少;也可以口服坤复康胶囊、宫炎平等等,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的炎症造成的月经量少;坤泰胶囊口服主要适用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造成的月经量少。用于月经量少的中成药物,还有坤灵丸...

  • 针对月经量少的情况,推荐的中成药包括丹莪妇康煎膏。此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特别适用于因淤血阻滞导致的月经不调及经期不适。另外,益母草颗粒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活血调经,有效缓解经量减少的症状。此外,逍遥颗粒可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尤其适合肝郁脾虚引起的头晕、食欲不振及月经不调等...

  • 1. 乌鸡白凤丸: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调理月经的中成药,它可以激活补血功能,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量少的情况。2.益母草颗粒: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月经量少。3.调经丸:用于调理月经,促进经量适中,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月经量少。详细解释:月经量少是指女性月经...

  • 1、如果属于气血不足原因所致,可以用补气养血的办法,比如常用中成药有益气补血颗粒、补血口服液、黄芪片等;2、如果属于肝郁气滞,可以用疏肝理气药物,比如红花逍遥片、红花逍遥颗粒或者加味逍遥丸等药物。另外需要说明一点,在治疗过程中,月经量少往往跟生活习惯、情绪变化有关系,以及生闷气或者熬夜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