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艾灸哪个穴位

根据医理论脾经重点跟水湿有关同时水液代谢也离开肾阳所重点灸脾经肾经穴位即阴陵泉利水除湿要穴、三阴交、脾俞都好加上肾经太溪穴、或者涌泉穴、或者照海都错配合2017-07-03
艾灸足三里。脾胃腧穴。可以运化水湿。2014-09-11
湿气重如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时,如果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服小建中颗粒用附子理中丸与香砂养胃丸同服。食疗红豆薏米绿豆粥:喝姜糖茶:干姜粉5-9克(每天1-2次),开水冲泡10-15分钟,加适量的红糖当茶饮;干红豆薏米绿豆各30克,用豆浆机常规打成熟浆后分两三次温服先连服七日后减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用艾叶泡脚(最好在泡脚前喝40-100毫升温艾叶水)。方法: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开后改小火10-15分钟关,能下脚时算起泡20-40分钟(有保温瓶的话,可在瓶中长的放半支、短的放两节艾柱,用开水泡5-10分钟后,再兑水泡脚)。记住,水一定要没过脚踝,水温不低于35-42度。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最好是
天冷时更好.)
另外保持平衡心态、乐观积极,不要过分的压抑或放纵自己。
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吃寒冷食物(特别是冷饮)
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注意保暖。2014-09-11
加上承山,阴陵泉2014-09-11
天不灭 你好 有没有联系你的方法2014-11-2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08: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关元穴 此穴位于我们肚脐下方三寸左右,是一种具有良好养生强身作用的穴位。长期艾灸此穴位能有效调理气血,对补肾固精也有很好的效果。二、中脘穴 画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线上,脐上4寸。艾灸此穴可有效缓解胃肠内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头晕、耳鸣等。三、丰...

  • 湿气重常常与脾胃寒湿有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艾灸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以及足三里等穴位。这些穴位的艾灸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湿。在选择艾条时,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长生鹤品牌的艾条,因为它具有较好的效果。当然,市场上还有其他品质不错的艾条品牌,可以根据个人喜...

  • 1、中脘穴 湿气重艾灸可以灸中脘穴。中脘穴是脾的募穴,水湿代谢主要由脾所管,脾虚会引起湿气停滞,导致人体出现痰湿的现象。所以可以补脾气,中脘穴是补脾气的要穴,所以可以先灸中脘穴,帮助祛湿。2、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祛湿适合灸曲池穴。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

  • 丰隆穴属于化痰湿的要穴,艾灸此穴位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其具体作用如下:1. 祛湿化痰:湿气过重常表现为身体困重、胸闷等症状。丰隆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位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湿功能,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得以排除,缓解湿气重的不适症状。艾灸则可以通过热刺激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强化经络...

  •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4.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