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艾灸哪里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

1 消化不良艾灸取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吞酸,纳呆,食古不化,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起升降气机,斡旋上下之功,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胃肠病症。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之功,主治胃痛,呕吐,腹胀,噎膈,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等胃肠病症。
脾俞:在背部,膀胱经第1侧线上,平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起健脾利湿,升清止泻之功,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症。
胃俞:在背部,膀胱经第1侧线上,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起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2 消化不良艾灸方法 采用艾炷直接灸法,每穴灸3-5壮;或采用艾条悬空灸法,每穴灸5-7分钟;也可以采用艾炷隔葱灸法,每穴灸3-5壮。
以上方法可三选一,也可三法交替,穿插使用,每日灸1次。
疗程:连续灸7日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3 消化不良艾灸的好处 消化不良主要是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以胃肠运动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本病属于中医“郁证”,“胃脘痛”范畴,病位涉及脾,胃,肾。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理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目的。

4 消化不良其他疗法 按摩 1.将双掌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2.将双手掌重叠贴于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
3.用拇指指腹推揉内关1-2分钟,左右两臂穴位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加大。
4.让患者保持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按揉左侧足三里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按揉右侧足三里1-2分钟,至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为度,每日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拔罐 1.先在脾俞,胃俞,天枢,中脘,不容,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处均匀涂抹活血剂,然后在以上各穴位处刮痧,刮至皮肤表面呈紫色,出现痧斑为度。
2.在刮痧后的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以免皮肤感染。

2022-12-10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19: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 取穴: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手的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即是。艾灸功效: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了,强壮身体,...

  • 1 消化不良艾灸取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吞酸,纳呆,食古不化,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起升降气机,斡旋上下之功,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胃肠病症。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

  • 通过艾灸中脘穴,治疗脾胃功能较差效果较好。中脘穴位置位于胸骨下缘与肚脐连线的中线,对消化疾病如腹胀、嗳气,尤其是受凉后引起寒冷性腹痛、腹胀效果较理想。此外,还可选择足三里穴每天进行3-5分钟按摩,对于腹泻、呕吐治疗效果较理想。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侧凹陷上缘,临床常用食指、中指、小指、无名指四...

  • 艾灸肚脐能够刺激脾胃的穴位,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对于经常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人来说,艾灸肚脐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2. 温补元气 肚脐是人体元气的重要枢纽,艾灸肚脐可以通过热刺激,温补元气。元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力自然提高,抗病能力也会增强。3. 改善血液循环 艾灸的热...

  • 艾灸公孙穴则主要针对脾虚和消化不良的问题。公孙穴位于脚掌大拇指与第二趾之间的缝纹中,靠近脚掌边缘。通过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有效促进脾胃的健康,增强消化功能,减少消化不良带来的不适。中脘穴位于人体腹部,肚脐上方四寸的位置。艾灸中脘穴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积食问题有很好的疗效。这个穴位能够促进脾胃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