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学百日通和脉诊一学就会和中医诊断全书那个先学

自学中医看书顺序:医古文 、中国医学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学 。如果有条件最好就读医学院,进行系统学习。

因为中医的很多书籍都不是纯白话,就算是白话也有很多专业的知识,给你看也看不懂,所以先应该学一下医古文,文言文大家中学都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不是那么难。中医药大学进门第一课,医古文。

中医能自学,但也要有基础。书还是其次,关键是如何认识中医的世界观,能接受就可以试着去理解,否则最好别碰。可以先理解周易和道家相关知识,不感兴趣或学不进去的话就别学了,还不如生病去医院找大夫。

中医根源还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不是使用中药就是中医。基于这个认识,学中医需要有一定传统文化的熏陶。《道德经》、《庄子》、《易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这些都可以读一读,感受一下,甚至是道家的许多著作,内丹修炼的书籍理论,不妨了解了解。

中医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方 是阴阳五行,所最求的也是形而上的道,这些都不是单单学习几个方子,被一些中药功效就有的。不过还是不推荐自学,最好去医学院系统学习。2023-02-09
我觉得是先学中医自学百日通,因为先入门学基础。2023-02-0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51: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中医基础理论》要学,然后《中医诊断学》配合《濒湖脉学》一起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去其他中医那见习一下,学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学精比较难。一般把脉象分成28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注意:《濒湖脉学》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2、自学必在学好中医基础后,再读脉学有关书籍,接触临床...

  • 凡是看过中医的患者,往往会看到医生先给病人“号脉”教科书上叫“切脉”,切脉的同时医生会先“看”,看病人的“动”、“静”,也就是病人的“神”然后观察病人气色、通过气色的明快和晦暗以及脉象的迟数和尺肤的寒温,分清疾病属“阴”属“阳”属“寒”属“热”,再看病人的舌,舌体分上、中、下,舌质,舌底,...

  • 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门统计学,意识经验性很强,读书也就成了自学脉诊的基础性方法,不读书就失去了对前人意识经验的了解,也失去了对前人智慧结晶的传承,自学中医就没有了出路。脉诊在古人看来很深奥,现代人学习起来不难,实质就是热胀冷缩现象的体现,热力学也就成了学习脉诊的指导性方法,比...

  • 1. **中医通 gsstargroup.com/ 这款 app 专为初学者设计,功能强大,分类齐全,提供包括中药、中医药知识点、课程笔记、经典医书、舌象、脉象、看图识中药、趣味学内科、易学针灸、课程导图、经络腧穴、疾病查询、中药识方、名家医案等众多功能。关键的是,很多功能都是免费的,如舌诊和脉诊部分,不仅...

  • 可以,诊脉关键是多摸脉。有人生病你就摸摸,摸多了就知道了 可以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