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中医怎样把脉?

1、《中医基础理论》要学,然后《中医诊断学》配合《濒湖脉学》一起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去其他中医那见习一下,学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学精比较难。一般把脉象分成28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注意:《濒湖脉学》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
2、自学必在学好中医基础后,再读脉学有关书籍,接触临床慢体会。

扩展资料:自学也有三忌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之可言;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
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学无所成”;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孰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精神向深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枉费—番心机,半途而废。记
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啦,“不经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两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020-09-05
首先要弄清脉的搏动原理,二十多种脉像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气的盛衰。静脉血经下腔静脉回流右心房,再入右心室再经肺静脉入肺,红细胞与氧原子结合后再由肺动脉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供给全身其他器官。切脉中独取寸口指的就是切手太阴肺经经过的桡动脉搏动开端。三部九侯就是摸身体其他各处脏器经络循行部分的动脉搏动。肺是红细胞和氧原子结合的地方,人体运行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所以肺脉的变化反应了身体内的整体变化,所以可以用来指导如何调节人体阴阳。你可以把血管想像为水管,正常情况水通过水管,靠近管壁就会压力明显可看做阳气,管道中央压力较小可看做阴血,如果阴虚轻轻摸就能感觉到搏动(浮脉,毛脉)。如果阳虚管壁压力小,要用劲按的比较深才能感觉到搏动(沉脉,石脉)。如果血不足,气失血养,气也少,血也少,就会流动不顺畅(涩脉,芤脉)。久病气虚搏动压力小(细脉,小脉),血液流动缓慢(迟脉,缓脉)。阴虚阳亢(疾脉,长脉),血行不畅有瘀阻(结脉,代脉)。风属阳邪,会使脉跳过于有力,寒属阴邪,有收引的性质会使脉跳动紧绷,火属阳会使脉快速跳动,湿属阴邪会使脉缓慢或出现停顿,暑为阳邪但多夹湿会使脉紧小慢涩。2012-06-23
推荐你看看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的脉法篇。我很喜欢这种把脉的方法。就是对面坐,双手切脉,有利于左右手对比,那个最突出的脉当然是病位。而且,不容易忘记。初学的时候,脉把完就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所以,方子要在手没有离开脉的时候,就应该定下。这也是彭子怡先生说过的一句话。2019-03-29
学习号脉的话,首先要懂得中医的一些中医基础知识,要掌握理论知识,再就是需要实践,因为号脉要找好位置,建议你报个学习班,张震号脉你可以咨询一下,张震老师算是中医界很有名的老师了。2019-07-11
看看《濒湖诊脉》。以脉测症是一方面还要学会以症测脉。脉象细化分起来二十几种呢,想要悟到精微还是得有师父点化。2012-06-23
脉诊可以先从书上学习理论知识,再找个老师手把手带一下更容易摸懂,也可以看看张震脉诊。2019-08-16
切脉是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在腕部分寸关尺三部,按浮中沉分类又称三部九候。李时珍频湖脉诀分28脉,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根据师承及临床经验,脉学一代代传下来。自学必在学好中医基础后,再读脉学有关书籍,接触临床慢体会。2020-01-14
多看看医术特别是千金方讲的很详细
还有一些细节在百科上也有2012-06-23
1.要具备脉学基本理论,包括简单的脉象代表什么,寸关尺所代表的脏腑等 2、要具备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每个脏腑虚实寒热的症状,也就是说脏腑辨证中,每个脏腑各种病机下的症状要特别熟,这个对学习把脉是至关重要的。3、临床实践,这是最关键的,可以跟各个老师抄方时候,争取坐病人边上,然后通过病人自诉的症状,望诊等方式推理出病人的病机,然后去感受这个病机所对应的脉象。通过多次总结,以后一把到这种脉,就知道是何种病机,通过病机就可以推测出相应的症状。推荐多看叫做扁鹊中医的app,里面也有很多讲解。2019-04-23
可以自己看一些理论的书籍,先入门了解,但是实操还是要跟老师学,自己光是看书看视频是学不好的,找找渠道看看有没有老医师愿意带的,或者咨询相关机构,有位张震老师讲课还不错2019-04-26
可以在一些网站上学习一些中医基础,我在中域教育的平台上学过一些把脉技术,感觉挺不错的2019-06-22
中医博大精深,想要学好用好至少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有效果,不能心急。再一个就是要有引路人,这个不是自己一朝一夕读几本书就能学会的,建议跟师学习像张震的号脉课就很出名,应该是中域开的,加油,祝你早日学成,治病救人,造福一方2019-06-23
2019-12-06
mcxzy 阅读 123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2:49: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学习中医把脉,并非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关键在于实践。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体验。首先,脉象中的数脉、浮脉和沉脉相对容易记忆。数脉的特点是当你轻轻按压脉搏时,每呼吸一次感觉到的脉搏次数超过了四次,这便是数脉,通常提示体内有热症。浮脉则比较直观,轻按即可感知,而重按则感觉...

  • 1、《中医基础理论》要学,然后《中医诊断学》配合《濒湖脉学》一起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去其他中医那见习一下,学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学精比较难。一般把脉象分成28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注意:《濒湖脉学》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2、自学必在学好中医基础后,再读脉学有关书籍,接触临床...

  • 把脉怎么自学:1,背熟《频湖脉诀》。2,找正常人看脉,叫做知常。3,随师诊脉,细听讲解。4,多看经典著作。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放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大多以此来断定中医大夫的水平怎么样,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每一种代表的临床意义都不同。人体的五脏,就是说...

  • 自学中医的人要想掌握脉学,必须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深入了解脉学的理论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切脉的精髓。脉学的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中医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将脉学知识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什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刚开始你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门的,然后就要自学一下人体解剖学,搞清楚人体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得清桡侧、尺侧,找得到桡动脉在哪里,就可以开始练习把脉了。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