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痰剂歌诀——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导痰汤 前方去梅加枳星,方名导痰消积饮;胸膈痞塞肋胀满,坐卧不安服之宁。

  涤痰汤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术竹茹枳姜枣医学教育 网原创;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半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十味温胆汤 十味温胆苓枳参;橘皮草味地枣仁;益气化痰姜半枣,远志宁心可安神。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疼,气行痰消诸症罢。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浮滑。

  柴胡陷胸汤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滚痰丸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陈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冷哮丸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风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2023-02-24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0:1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解:本方所治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方中麻黄宣降肺气以定喘,兼解表寒,白果敛肺止咳,化痰平喘,二药一收一散,共为主药;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加强平喘之功,为辅药;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以止咳平喘。临床运用:1.本方治疗哮喘证。以哮喘,痰稠色黄,脉滑数为辩证要点...

  •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

  • 方剂组成:乌药、人参、沉香、槟榔 歌诀:四磨汤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磨汁微煎调逆气,实者枳壳易人参。方义解释:(1)气上宜降之,故用槟榔、沉香。(2)气逆宜顺之,故用乌药。(3)加人参者,降中有升,泻中带补,恐伤其气也。(4)大实者,仍宜枳壳。“四磨”指四味药物先磨浓...

  • (一)病人本身水化作用是否完全,所谓水化作用,就是水份是否足够,当水份不够,所有粘液腺体分泌之分泌物粘性度较多,使呼吸道排除异物更加困难,切记水份为最佳之袪痰剂并非药物,一旦发现水份不足,可以增加水份摄入量,另一方法为外加吸入蒸气喷雾治疗,增加上呼吸道吸入水份的量。(二)为病人本身咳嗽...

  • 第一章 解表剂:这类方剂主要用于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感冒初起等症状。解表剂包括桂枝汤、麻黄汤等,通过促进汗液排出,达到驱散风寒、解表的作用。第二章 泻下剂:泻下剂主要用于治疗便秘、热结肠腑等症状。这类方剂通过促进大便排出,以达到清热泻火、通便的作用。代表方剂有大承气汤、小承...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