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畔、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和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蜡杂以及表里同病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解剂分为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和在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肝牌失调,以通遥败为代表方;调和弹胃剂。

适用于肠胃气机失调,以半夏润心汤为代表方。

凡邪在肌表,未人少阳,或邪已入里,常不宜使用和解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②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所治少阳病为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所致。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方中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清解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为胆经要药,与柴胡配伍,具有较好的和解清热作用,是为臣药。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皆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半表半里之邪得解,少阳枢机得利,上焦通而胃气和,则诸症自除。

[现代研究]本方有解热、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能促进B细胞成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可显著提高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红细胞免疫的能力;对肝胆系统的作用,包括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肝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包括对肠管蠕动有增强作用,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纤维化作用;调节内分泌,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胸膜炎、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产褥热、睾丸炎我真为能代身带本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2022-06-0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8:20: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9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功用]和解少阳。[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②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见少阳...

  • 小柴胡汤为和解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

  • 1、小柴胡汤:以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为主料制作的中药。2、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出自《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热入血室证,症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

  • 小柴胡汤,作为中医方剂学中的和解剂,具备和解少阳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小柴胡汤的组成包括: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于治疗伤寒少阳病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症状。除了对少阳病证的治疗,小柴胡汤还常用...

  • 三阳并病治疗时应优先考虑少阳,而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最佳选择,它是一种卓越的和解剂。虽然太阳病证可以通过发汗来治疗,但少阳病却不适合发汗。阳明病的里实证,如有热积,可以通过攻下法处理,但少阳病却不能用此法。因此,面对三阳并病,既要和解少阳,又不能发汗和攻下,选用小柴胡汤成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