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大、胃痛、反酸水,两味中药,清肝泻火、制酸止痛

肝火大,经常生气,并且还存在:胃痛、反酸的症状,中医将其称为:肝火犯胃证。
中医认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合,导致:肋胁胀痛、反酸,胃痛呕吐,口苦。此时的治疗方法宜选用:清泻肝火的中药为主,并且兼有降逆的中药为辅。以达到同时治疗肝脏与胃的目的。

对于肝火犯胃证,我们可以翻开中医经典古籍《丹溪心法》之中的经典中成药:左金丸。
《丹溪心法》出自我国中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之手,倡导中医的滋阴学说。
左金丸只有两味中药,分别是:黄连与吴茱萸。

黄连苦寒,清肝泻胃,并且还可以去心火,因此左金丸以黄连为君药,同时为了防止黄连过于苦寒,伤及人体正气。方中加入了少量的吴茱萸,吴茱萸是温热的药物,既可以解肝郁,又可以降胃逆,还可以制约黄连的苦寒,因此吴茱萸既可以帮助黄连增加清肝火的药效,又可以减少黄连苦寒的不良反应。两药一凉一热, 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
虽然左金丸是治疗肝火犯胃症的常用传统中药,并且只有两味中药,处方十分方便,但是我们还是不建议患者自行用药。
因为如果是胁肋胀痛非常明显的患者,我们还需要增加:川楝子,延胡索等中草药,增加疏肝理气止痛的效果。如果是胃酸非常多的患者,我们还建议增加煅瓦愣子等药物,增加制酸止痛的效果。如果还存在肝脾不和的患者,我们建议增加白芍等中草药,以增加:调肝理脾、燥湿的功效。

而上述的药物加减可以增加药效,因为中医一直以:一人一方、辨证论治为基本。因此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一定要到您附近的公立医院,由医生为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再使用中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要自行用药。2022-06-0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0:34: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连苦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能够清热泻火。用于心火亢盛、胃火牙痛、肝火目赤、腹胀等症。《药性论》中就认为黄连能降肝火热毒。《珍珠囊》中认为黄连降心火,还能治疗腹胀痞满。《本草新编》对黄连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可以治疗胃气上逆导致的呕吐反酸,治疗胃火上炎导致的口渴,治疗肝火旺导...

  • 那应该怎么缓解?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只有两味中药的中成药——左金丸。该方出自《丹溪心法》。是由吴茱萸、黄连组成。方中黄连,味苦,性寒而燥,擅长于清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而还能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

  • 其次,瓦甘散由瓦楞子50克和甘草30克研磨成末,每次服用药末6克,每日三次。此方剂具有清热制酸的作用,适用于胃病患者出现的反酸情况。最后,二贼大黄散由海螵蛸、大黄各15克和木贼30克研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该方剂同样具有清热制酸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反酸和胃痛的患者。以...

  • 左金丸能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且作用平和,所以,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脘胁灼热胀痛、呕吐吞酸、口苦等脾胃病的基础方。左金丸也是皮肤科治疗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酒渣鼻、蛇串疮等病的常用方剂。它的处方只有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其中黄连苦寒,既能清肝火,使之不横逆犯胃,又能清胃热...

  • 化肝煎组成通常包括栀子,陈皮,青皮,牡丹,皮芍药,土贝母等多种成分,属于一种中药方剂,常常用于治疗肝郁所致的各种不适症状通常具有很好的疗效。化肝煎的主要作用,通常具有一定的泄热和胃、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各种作用,对于一些肝火比较旺盛的人群,经常爱发脾气,出现胃痛,反酸,恶心,舌苔黄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