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名词解释中医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均有密切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痹证病机主要为外邪侵袭肢体,经络闭阻,不通则痛。2021-03-26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4:37: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名为痹症,骨痹,病因是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痹阻以肌肉、筋骨、关节所致出现疼痛、麻木、关节肿胀变形等症状。

  • 痹的解释 痹 ì 〔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麻痹〕见“ 麻”。 部首 :疒。

  • 名词解释: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30%~90%。临床上以自觉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肢端麻木刺痛、烧灼样或冰冻感、感觉缺如、蚁行感等,严重者常致肢体感染,缺血坏死,致截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①协助恢复肢体功能:对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痹症等病证所致肢体功能丧失或减退者,可根据医嘱,每周定时为病人叩刺患肢经络循行部位。②头痛:根据头痛部位轻刺头皮、颈后两侧,中刺百会、风池、太阳。③失眠:每晚睡前轻刺脊柱两侧,中刺心俞、肾俞、神门。④调理脾胃:轻刺腰椎以下脊柱两侧,中刺中脘...

  • 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