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功效与作用,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醇酒汤”。
  3、黄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黄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黄汤”。
  4、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黄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黄,等分为末,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夏麻黄丸”。
  7、中风。用麻黄(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黄芪、麻黄根各一两,加牡蛎(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服。
  10、阴囊湿疮。用麻黄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敷患处。
2022-10-1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4:33: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功效与主治: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宣肺走表。主治风寒表证,喘咳证,风水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痰核,阴疽,荨麻疹等。2、临证运用禁忌:(1)麻黄发汗力较强,一般小儿、老年患者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虽证属外感风寒,但出汗较多者应慎用。(2)麻黄一般宜用于治疗实证,凡...

  • 麻黄在中医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等表实证。麻黄能通过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来帮助发汗解表,缓解这些症状。对于风寒外束导致的肺气壅遏所引起的喘咳,麻黄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它能开宣肺气,散风寒,从而达到平喘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常...

  • 1. 发汗散寒 麻黄含有麻黄碱,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人体发汗,以驱散体内寒气,有效治疗风寒感冒。2. 宣肺平喘 麻黄能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对于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 利尿消肿 麻黄可刺激泌尿系统,增加尿量排出,对水肿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特别适用于风水浮肿的治疗,与其他...

  • 1. 麻黄能够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对于治疗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全身疼痛、恶寒脊迟、无汗、发热、头痛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2. 麻黄具备宣肺平喘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或哮喘等呼吸道疾病;3. 麻黄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通过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机制,能够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4....

  • 麻黄,作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材,具备卓越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效在于解表发汗,帮助人体散发风寒,缓解感冒症状。麻黄能够进入肺经和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同时,麻黄中的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对抗支气管痉挛,提高呼吸顺畅度,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保护作用。使用麻黄时...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