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点:经络的生理功能

执业药师考点: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这些脏腑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是相互协作,并保持协调和统一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使人体不仅从组织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生理上亦成为一个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其沟通联络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在体表则散络结聚于经筋,并布散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四肢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2、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系
  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官窍,都是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人内属络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例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
  3、脏腑之间的联系
  (l)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出络心;心经却上肺;肾经入肺;肝经注肺中;小肠经抵胃;肝经挟胃;肺经循胃口;肾经贯肝等,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途径。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具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途径。
  (一)运输气血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方能实现。
  (二)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信息具有传递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如针刺的"得气"或"气至"现象即是经络感传作用的表现。
  (三)调节功能作用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使其兴奋,从而达到协调平衡。
;2022-06-25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5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心与...

  • 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脾气虚弱,不能升清,水 谷精微无以上荣,可致头晕目眩等;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可致内脏下垂等症状。 第五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三)气的生理功能(2022 年新增一大点) 6.营养作用 气对脏腑、经络、形体、宫窍等……耳目失聪等病变。 原:气的五种功能…… 变:气的六种功能…… 第九...

  • 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专;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不同。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

  • 解析:《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3、 功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的药为 A.牵牛子 B.芫花 C.巴豆 D.京大戟 E.甘遂 正确答案 :C 解析:巴豆功效为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4、 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A."...

  •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