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肺气肿中药药方

   肺气肿 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 性病 ,肺气肿的病因也有很多种,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根治肺气肿 中药 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根治肺气肿中药药方
  [方一]
  方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方二]
  生石膏30克,杏仁泥10克,冬瓜仁20克,鲜竹叶lO克,竹沥20?30克。将生石膏、杏仁泥、冬瓜仁、鲜竹叶(洗净)共人砂锅煎汁,去渣,再分数次调入竹沥水,日分2叫次饮用。
  本方宜泄肺热,化痰降逆,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哧,苔黄或腻,脉滑数。
  [方三]
  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乳鸽1只。将乳鸽(未换毛的幼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放人炖盅内,加适量水,再人黄芪、白术、茯苓(洗净),置于蒸锅内,隔水炖熟,加少许食盐,味精。在正餐时食用,每天一次。
  本方益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气乏力,苔白滑或腻,脉细软。
  [方四]
  党参10克,黄芪9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半夏各6克,陈皮12克,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于12克,大枣10枚。将大枣、陈皮除外,其余各药熬汤,除药渣,将其汤煮大枣和陈皮,开锅10分钟后,吃大枣,喝汤,去陈皮。
  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主要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痰多质稀,四肢倦怠,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或薄腻,脉细软。
  [方五]
  核桃仁50克,萝卜子(研粉)、冰糖各10克。
  将冰糖先熬化,再加入上药拌匀,制成糖块,每日时时含化。
  本方 补肾 平喘,适用于 肾虚 久喘。此种肺气肿为咳喘日
  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大甚,痰吐起伴,伴有腰膝酸软,脉微细。
  肺气肿病因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引起细支 气管炎 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气时细支气管管腔扩张,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肺泡内压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甚至破裂。
  细支气管周围的辐射状牵引力损失,使细支气管收缩,致管腔变狭。肺血管内膜增厚,肺泡壁血供减少,肺泡弹性减弱等,助长膨胀的肺泡破裂。在感染等情况下,体内蛋白酶活性增高。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肺气肿。
  肺气肿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肺气肿进展, 呼吸 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患者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
  伴有 咳嗽 、咳痰等症状,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2022-06-0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4 17:02: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急性加重期的时候有以下证型,常见的有风寒袭肺,常用的中药的方剂有三拗汤和止嗽散,还有外寒内饮,这时候常用的有小青龙合剂。如果出现了痰热壅肺,经常会用到清气化痰丸,或者可以用复方鲜竹沥液、牛黄蛇胆川贝液、十味龙胆花胶囊清肺化痰治疗。如果是痰湿阻肺,可以用二陈丸或者是祛痰止咳颗粒,...

  • 肺气肿的中药处方是根据辨证论治来选择,如果是风寒袭肺型,可以用三拗片和止嗽散,其中有麻黄、杏仁、白钱、子元、荆芥、陈皮和百部。如果属于外寒内饮型,可以用小青龙合剂,其中有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如果是痰热壅肺型,可以用清气化痰丸,其中有黄芩、半夏、胆南星、瓜...

  • 如果是痰热蕴肺型的肺气肿,可以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的药物,比如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牛黄蛇胆川贝液等等。如果是痰湿阻肺的话,可以用二陈丸燥湿化痰、宣降肺气。如果是稳定期的肺气肿患者,中医中药一般分为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和肺肾气阴两虚等。如果是肺气虚的患者,常用的中成药...

  •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生脉口服液。(2)、肺脾肾阳气虚损:喘促日久,呼长吸短,动则加重,咯痰清稀,畏寒神疲,腰酸膝软,面浮肢肿,唇面青灰,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肺健脾温肾,纳气平喘。方药:人参10克、白术10克、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熟附于6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

  • 中药疗法对于治疗肺气肿有着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熟地15克、五味子、麦冬、山药、山茱蓃、紫石英(先煎)各10克,茯苓、泽泻、丹皮、肉桂6克(冲服),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一般服用5到6剂后可以见到明显效果。在治疗期间及病愈后的三个月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