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络是指

分别是:关 元 穴、肾 俞 穴、足 三 里 穴、三 阴 交 穴
关 元 穴
关,是关闭、封藏的意思,元则指元气。所以关元穴是“一身元气封藏、启动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此穴是身体阳气的封藏所在,更是精气化生的地方,而且脾经、肝经、肾经、任脉都在此交汇。
肾 俞 穴
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主要负责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其生理功能更是涵盖了当今泌尿、生殖、运动、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人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都与肾气息息相关。每天散步时,若能双手握拳,边走边轻轻敲打肾腧穴30-50次,则能强健体魄、改善肾功能。
足 三 里 穴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足三里穴称为“长寿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属于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三 阴 交 穴
三阴交穴,顾名思义,是指三条阴经运行的气血交汇于此,这三条阴经分别是脾经、肝经、肾经。这个穴位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养生保健穴。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穴位解释: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如阿是穴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穴位本质:
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
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
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在胚胎发育时期,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但是相反意见认为,非穴位区域下也都有神经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没有差别。
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2020-11-0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4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络养生中的四大健肾穴位 1、丹田穴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2、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

  • 脾经,作为人体四大经络之一,对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它与脾胃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着人体的消化吸收,还与气血生化有着密切联系。以下是对脾经的深入解读,包括其循行路线、足部经络位置、脾的功能、与中西医的对比以及超视觉下的观察。脾经起始于足大趾内侧,沿着大趾内侧白肉处上行至内踝...

  • 内侧:脾经(小腿部分在中,大腿部分在前)、肝经(小腿在前,大腿在中)、肾经(内侧后方)6大经络

  • 了解头部经络头部的正中心线走的是督脉;督脉的两边分别是膀胱经和肝胆经。2个耳朵尖窝迈向头上的督脉,交汇处教百会穴。百会穴是诸阳之汇,身体的督脉、膀胱经、肝经都在这儿交汇处,全部的气血都集聚在这里。肝胆经从上眼睑顺着两边来到足的第四脚指头。与秀发有关的两根经脉心脾肾之华,即秀发是肾...

  • 中医调理必须懂得的四大经络:任脉、冲脉、督脉、带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