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证?怎么辨证论治?

太阳伤寒证
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寒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脉浮紧,或头痛项强,骨节酸楚,或咳,或喘,舌苔薄白。

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寒主收引,人体腠理致密,营阴郁滞故无汗;病在表故脉浮,紧脉表示感受寒邪较重,由于发热还可见数脉;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测头痛项强度节酸楚;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气不利则咳喘,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热证相辨别,两者的区别见太阳中风证。本证还当与太阳中风证相辨别,两者均属表寒证,均有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主要区别在于太阳中风证还表现为汗出,脉浮缓,本证则表现为无汗,脉浮紧。

辨证注意点:本证属表寒实证,抓住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的必备症状。

太阳病若治疗不当,病邪可由寒化热,由表入里,向阳明病发展。2007-01-03
建议你去看看刘力红的《走进中医》里面说得很清楚。2007-01-01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 中医诊断学12六经辨证02太阳病症:太阳中风证、太阴伤寒证的临床表现、方剂等

2021-04-2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21: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阳伤寒证,寒邪侵袭表层,使正阳被郁,营阴郁滞,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象浮紧。治疗上宜采用辛温发汗之法,使用麻黄汤以解表散寒。太阳中风证,则是外感风邪导致营卫不和,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疗上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使用桂枝汤以和解风邪。

  • 太阳伤寒证 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寒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脉浮紧,或头痛项强,骨节酸楚,或咳,或喘,舌苔薄白。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

  • 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书名: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

  • 太阳病,源自外感风寒,它涵盖了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两大类别。患者若罹患太阳病,其临床表现可能包括严重头痛、发烧、头晕以及肌肉表面的异常。其病因主要归咎于风寒的外侵,因此,防寒保暖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太阳病的病理机制,太阳经证可细分为三类:伤风、伤寒与温病。伤寒患者常表现为发烧与身体疼痛;中风...

  • 1、太阳病是什么(1)我们现在说的“感冒”属太阳病,伤寒论开头就在讲“太阳病”,且占的篇幅很大。太阳病的“证”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要有脉浮、头痛、怕冷的症状皆属太阳病,这是太阳病脉证的宗旨。(2)那么,“太阳病”是如何来的呢?来源于风、寒邪,也就是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